生活有感- 周若蓁
前陣子弟弟跟我分享他跟媽媽的訊息對話,媽媽在訊息中提到擔心我的狀況,當下我第一個內心反應是:「一直以來我都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也沒有因為有貸款就動用到你的錢,到底有什麼好擔心的?」回想起自己的這個念頭,真的是很沒有同理心。
而隨著之後開始讓媽媽有機會來到店裡面,讓他看到實際的店面、看到我開心的在招呼客人、看見客人們與我們的互動、介紹晏如給媽媽、邀請媽媽加入我們的店群組看見我們在做什麼,也讓媽媽品嚐我們的麵包吐司,讓原本腦中對於我在做的事情完全空白沒有畫面而感到擔心害怕的媽媽,隨著慢慢一點一點的將腦中的畫面建構起來後,發現媽媽最近不但沒有了擔心外,反倒是越來越支持我所做的事情,甚至還會自己在群組裡面當樁腳當得不亦樂乎,一方面也是讓媽媽參與了我的生活,他有了參與感之後自然而然便越來越放心了。
想想過去媽媽會擔心自己,真的就是自己從小本來操作行為模式就是會令他擔心,因為我不常與家人交流互動,經常都是先斬後奏做了才說,所以他不曉得我在想什麼、我在做什麼,而當媽媽因為對於我的狀態一無所知,所以會依照自己的生命經驗來提醒自己時,我又會開始嫌囉唆,但是我根本沒有去思考到媽媽的立場,我這樣的操作模式會激發出媽媽擔心想多提醒幾句很正常。
這次主動讓媽媽參與我的生活,主動跟他互動交流、改變對他的態度,讓他看見我在做什麼後,我發現他對於我現在的狀態其實是很祝福且很支持的,甚至還會很開心的推薦朋友來買吐司,也會關心我最近來找我問事的人多嗎?原來一直以來是我自己將自己的心封閉不願意交流,設定了對方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所以先啟動自我防衛機制將心關起來才激發了對方對我的不信任以及擔心。
如同老師所教導,是我激發了對方怎麼樣來對待我,當我被這樣對待的時候,我要去思考的不是為何你要這樣對待我,而是我到底做了什麼會受到這樣的對待?而曾經我覺得我明明就已經有改了,為何對方還是要設定我是這樣,還要用這樣的方式對我,啊我不就有在改了?之後我才明白,「我有在改」代表我還在改、還沒完全拿掉,那就是還會有這樣的頻率,所以還是會激發對方對我的某種對待很正常,這時候我更要回來看自己是不是有哪個地方我沒注意到我沒做好,不是去扮演受害者覺得對方沒看到自己在改,而是要去思考怎樣才能更好,一定是自己還做得不夠,因為當自己完全沒有那個頻率的時候,對方想被激發都激發不起來。
我不是為了他人而改變,而是因為我有我想要的美好,所以我要改變自己讓我的世界越來越美好,謝謝神明、謝謝老師、謝謝我的靈透過每次的事件讓我去從中感受領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