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智耕心田- 莊凱男- 演講心得- 鬥

 智耕心田- 莊凱男- 演講心得- 鬥



鬥為什麼才要鬥

鬥出生存好空間

鬥倒對方好快樂

鬥向外展得空虛

鬥勝心性得安寧

鬥明天意智慧通

鬥明鬥意是學習


「覺得被鬥乃肇因於自己的思維不足」


想瞭解對方為什麼有想要鬥的心態,

就要先挖自己為什麼會想要鬥,

去挖自己什麼時候會出現鬥的心態。

爭搶鬥奪無非都是要壓倒對方,

但在同一個利益團體內,就是為了同一個目標,

不是為了要比輸贏或是爭對錯,

而是能夠一起變好、一起成長。

如果自己感到被鬥,

這時候心只是想要輸贏,想要鬥倒對方,

這時候就會陷入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迷思,

對其他人的想法充耳不聞,

其他人都只能順從我的意見。

但其實對方只是針對我的想法提出一個反對意見,

靜下心來,

一定會發現對方的反對意見一定是部分合我的理,部分不合我的理,

如果對方的反對意見完全不合我的理,

我就不會覺得對方是在鬥,而是在鬧了。

所以對方的反對意見只是在提醒我的思維還有不足之處,

若能將自己的一套想法融入其他人的另一套想法,

加以綜合再萃取之後,就會有第三套以上的想法,

以後遇到一樣的狀況,就可以隨機應變適時拿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法。


「善良,多少人假藉你的名義罷凌他人」


善、惡都只是一種頻率,

無時無刻都存在這虛空之中,

這兩種頻率總是會找到載體。

善想要剷除惡,但是惡從來沒有想要剷除善,

因為如果只剩下惡的頻率,

就沒有相對於善的頻率。

只有善才會想要消滅惡,

善良的人常常覺得自己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

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點,

用義正詞嚴、冠冕堂皇的理由指正別人,

然後嘴巴說著「我這是為你好」

用自己以為的善意來包裝對別人的批判。


「鬥是要跟自己的心性鬥」


之前在準備考試的時候覺得很痛苦,

覺得自己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被綁在書桌前,

而且考試這件事情的射倖性這麼強,

同時要與其他幾萬名考生一起競爭那寥寥無幾的名額,

再怎麼努力,如果沒有考運,

最後也是落得榜上無名的下場,

我每年每年看到太多在考場失意的人了。

老師就提點我說考試是一場自己與自己的比賽,

考的是我有沒有辦法靜下心來,

為了自己的未來,

好好的花時間去吸收書裡面的內容。

而且書不僅只是在白紙黑字,

而是作者將他的腦思維展現的媒介,

當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

我就是在與這個作者的思維碰撞,

將作者的思維納入我的思維,

到了真正要上考場的時候,

再將這個自己吸收、歸納、整理、萃取的思維,

以我自己理解後的說法呈現在考卷上。

考試不是跟別人一起考,更不是要打倒其他考生,

我跟別人只是剛好同時同地寫同一份考卷而已,

我考的是自己願不願意提升自己的能力,

就好像燉一鍋排骨湯,

準備考試的過程就像是在釜鍋下不斷添加柴火,

而考試當天只是將鍋蓋打開,

昭告天下說我這鍋湯煮好了。


其瑋在心得分享的時候講到心一直想跟靈鬥,

但是靈說「我從來沒有想要跟你鬥」。

這句話讓我非常有感覺,

之前我心靈衝突很嚴重的時候,

覺得自己好像被控制、被束縛了,

讓我的身、心都極度不舒服。

但後來發現就像其瑋所說的,

靈從來都沒有想要跟心衝突,

是心想要跟靈衝突,

是心單方面的發起這個鬥爭。

真正的鬥應該是要鬥倒對自己不好的東西,

例如鬥掉自己的懶賴、拖延等等,

而不是去鬥自己內在的靈性。

就是因為核心知道自己不足、自卑、自信心不足,

才會想要鬥對方,所以才會想要去跟靈鬥。

當知道靈的思維更加全面,看事情的角度也更加宏觀,

就是跟著靈的腳步去學習去經歷。

而且心與靈都是在同一部車上,

靈所經歷、享受的,心也必然也一起經歷、享受。

謝謝寧君、謝謝老師、謝謝神明,

讓我知道真正的鬥志是要發揮在學習上面。

生活有感- 周若蓁 - 冷靜後看己

 生活有感- 周若蓁 - 冷靜後看己



今天一早先被晏如突然的大聲吼叫給嚇到後就開始焦慮和產生了情緒,之後要出門準備騎車的時候發現車子沒辦法發動,晏如也不在,也沒有他的機車備用鑰匙,最近的車行距離要八公里,因為今天要跑攤得趕緊到店裡準備,也來不及去修理,就這樣從早上被嚇到的情緒一直到機車又故障,整個開始更加煩躁,又開始延伸想到修車修下來又是一筆費用,這個牛角尖一鑽下去不得了了,開始無限擴散和延伸到各種各式各樣的費用,於是越想越有情緒、越想越焦慮、越想越煩躁,當下知道情緒不能解決問題,我得先處理我要趕快先去到店裡的事才對,正好子愉剛好擺完攤,趕緊詢問他可不可以渡我一程,也好加在子愉正好有空,所以當下先處理掉了我的交通問題,很感謝子愉的幫忙。


在等子愉的時候,我知道有情緒一定有問題,此時此刻不是再一直往無底洞鑽,而是要趕緊靜下來才對,於是我坐下來先讓自己冷靜下來,這時候突然跳出一組訊息「任何事情發生都是要來讓自己看見什麼」,接著我想到,其實我的機車早就很老了,且之前本來就有些遇到天氣冷會半路熄火或是發不動的現象,雖然有牽去車行看過,當時車行說應該只是天氣冷的偶發性問題而已,但其實我是一直有一種不太安心感,覺得應該要換電瓶的感覺,而因為車行這麼對我說,我又存在僥倖心態,覺得既然連車行都這麼說了,那我應該也不用去換電瓶,省下一筆,但其實我的覺就一直告訴我,「該換了,不然騎車什麼時候熄火都不知道,人身安全最重要啊!」,但我就是犯賤不想處理,一直到今天才「終於」真的壞掉了!而這件事情只是要讓我看到我的僥倖心態以及短視近利,我每一次騎車都帶著僥倖能過關的心態,以及我為了省那小錢然後有可能涉及人身安全的短視近利,今天好加在神明保佑我,讓我在出發前就直接熄火不給我騎,不然如果是騎到半路上才熄火,那可不只是要修車的這件小事了,再來就是再次提醒我,不管多小的問題,只要有問題就是問題,就要去處理,否則擱置越久反而變成大問題。


感謝神明的安排讓我可以安全無事,以及感謝我宗神明老師的教導,透過學習後建構起校頻器,隨時隨地的去看見自己的情緒及立刻糾正思維,也再次讓我體會到,當用情緒做事的時候真的是往死裡鑽的不舒適,而當用學習心去面對事情時,便看到是自己的不足所產生的狀態,根本不需要有情緒,感謝神明透過今天的機車事件幫我上了一課!

生活有感- 張瀞云- 神明提點回醒己

 生活有感- 張瀞云- 神明提點回醒己



今天出詩的對象是營隊其中一位隊輔,她今年有拿我的課。兩週前她在下課時私底下跑來跟我說她工作遇到了問題,當時她提到是公司同事對她說話的態度比較沒有耐性、不客氣,然後她就覺得好不喜歡去上班,甚至壓力大到和家人講到這件事情時會哭。

後來她因為生病沒來上課,所以今天出詩前先關心她這件事情進行的狀況。她說目前因為工作交接的差不多了,所以暫時沒有再跟這位同事接觸到,所以工作上的心情好多了。

接著我跟她說前幾天我在打坐時有收到訊息要寫籤詩給她,所以才會約她過來。我把籤詩寫好後給她看,她看到「了解己非全知能」時問我是什麼意思,我就跟她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要了解到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全部都知道、全部都會的,就連神也不是,也會有自己的專長跟較有能力的地方,所以對自己也不要要求要全都知道全都會,要給自己學習的過程。然後她就說她也知道自己現在就是在學習的階段,所以她才會一直去跟這位同事確認,尤其是她不確定可不可以這麼做的事情,在做決定前一定會先去跟這位同事確認,但當這個問題可能跟她之前問的問題類似的時候,這個同事就會不耐煩的跟她說「這不是之前就跟你說過了嗎?」她說聽了就覺得是不是這個同事不喜歡她,讓她很沮喪。這時我感受到神明在跟她講話。神明說所以妳其實很清楚知道自己還在學習的階段,有很多事情不懂要去問,但當問的對象對妳的口氣是不耐煩的,妳的情緒就會受到影響。那就是透過這件事情妳了解到原來自己對這種不耐煩的聲波會不舒服,別人這樣對妳說話會讓妳有緊張跟不舒適的感受。這件事情的發生讓妳了解到了妳自己,除此之外妳的同事也成了妳的負面教材,讓妳去看到她因為很忙碌而沒有去注意到自己的口氣,講話發出去的聲波是會讓他人感受不好的,而妳是一個心思細膩的人,妳認為他人的感受是重要的,是妳就會尊重別人的感受,那麼以後當類似的事情發生時,當妳也正在忙碌的時候有人問妳問題結果妳也用了不耐煩的口氣,妳就可以想到這件事情後停下來,控制好自己的口氣再去回答,這也是一種學習。學生聽完頻頻點頭,表示她同意。

整個聊天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她的怕,來自於怕自己做不好,以及怕別人覺得她是多餘的,好像她是個沒用處的人,她不希望別人這樣想她,所以她在現在的工作上感到煩躁排斥,就是因為她是實習生,也就是說她是多出來的人力,通常在忙的時候才會需要遞補的人手,沒有忙的時候就沒有她的事,只是站在旁邊觀摩。通常這樣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好像是多出來的、沒意義的一個人在那裡。然後忙的時候,又因為平時沒有太多時間讓她有實際操作的經驗,導致需要她幫忙時她又使不上力,等於只能在旁邊乾等。這樣狀態的她在工作上就會感到沒有成就感和不知所措,好像自己是個廢人的存在。神明問她是不是這樣的感覺讓她感到不舒適,所以才排斥這份工作。她就說對。神明接著說那一個是妳可以回去思考為什麼新的挑戰來臨時自己總是先怕,而不是用其他的態度去面對,先感知到自己會怕,去了解自己為什麼怕。第二個是我們來思考怎麼讓自己從上述的這個廢人狀態跳脫出來。一個是在站櫃檯時可以去觀察人多的時候,大部分家長會需要哪些協助,例如是繳費、續約之類的,那麼在這部分妳如果要協助的話,需要學會使用哪個系統,還是需要跑哪些行政程序,去把這部分的能力補足,這樣一來在忙的時候妳就可以去幫忙分擔一些業務。再來一個是如果妳只是實習,所以這些事情妳沒有機會去碰到,那當下人多的時候可以用「我能做什麼」這個思維去思考,當用這樣的心態去想的時候,自然就會有事情可以做,好比妳有做公關的能力,那妳可以跟家長聊聊天,關心一下她孩子學習上的狀況,讓家長在等待的時候不會無聊而煩躁,那也是妳能做的事情,這樣一來妳就不會變成站在那裡感覺自己無從幫起,當用這個心態就一定能做些什麼而不至於成為廢人狀態。聽完後她也點點頭,表示明白。

現在做自我整理的同時,我感覺這次的出詩和昨天不太一樣。今天的感覺像是神明透過提點這個同學來提點我,讓我看見自己也都是用怕和排斥來面對未知和新的挑戰,而我要去調整的是心態,從我排斥做變成我做做看,凡事還是看自己的心態。而對方給我的反應是相對沒有很多的回應。一開始我不太理解為什麼會是這樣的互動感,感覺好像缺乏了一點什麼。但我仔細再回想,如果是我自己的話,對面的人如果給了我一些建議,我沒有反應的話,是因為我當下還沒辦法想像這個人敘述的這個心境,可能要等到類似的事件真的發生時,我才會明白要用什麼樣的心境去面對,而現在神明跟我說的畫面我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後就先存檔起來,等到要用的時候再拿出來用,那時候操作的當下我就能體會了。

感謝今年老師給了我這個劇本「云筆傳智回醒己」!這樣出詩學習,透過神明提點他人來回醒自己,真的很有趣!

帶著「悟」的機制過生活,人際關係會漸漸的越來越好,會處理後人自然就會越來越快活!

謝謝神明老師的教導!

謝謝我的靈!

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智耕心田- 李明澈- 演講心得- 有與無

 智耕心田- 李明澈- 演講心得- 有與無



聽過多次有與無的演講,每次聽好像都讓我再更深入抓到背後的精神,串通釐清混雜的思緒。一開始老師問:「有,就真的有嗎?沒有,就真的沒有嗎? 其實有和沒有一切都發生在我們的心裡」,我內心孤單想要人陪伴,所以身邊有了女朋友,我內心想要依賴不想為自己負責,吸引到另一半也就是一樣的狀態。為什麼業績只夠生活,因為內心只想活下去就好。為什麼得不到人際關係的認可,因為內心沒有想做到自己也認可!


所有現實中的「有」,都是從無形的內心狀態「無」開始一點一滴創造出來。當我對外在的人事物不滿意的時候,只需要回看自己的內心,這個果是怎麼來的? 源頭在我的內心,是我的內心有慾望,當初的起心動念是什麼?什麼思維操作的?激發了對方什麼變現在的結果,當初是我允許的、承認我也有自己的算盤,讓自己算出這樣的結果。演講讓我了解,看自己不是一個技術或方法,而是了解真相後必然會執行的行動,因為「無」是一切因果的源頭!


最近我也了解到,語言其實是一個內在世界的解讀投影,學習學到精神是共感到頻率,不是學會語言,語言只是投影,投影如何拼湊也不會是主體,行為也是內在的投影,以前學習的焦點會執著在語言、行為等,現在了解抓到核心的頻率才是真的瞭解!演講後半段講神蹟,神蹟也是內心的投影,來自於內在相信神創造了一切,包含一切的存在都是神蹟,當了解一切源頭在內心,這樣的頻率也就不需要分別有或無,就變成靈的狀態了!演講讓我重新沉澱,看見真相,內在世界變了一切都變了!謝謝老師、謝謝神明、謝謝靈!

智耕心田- 李晉- 演講心得- 鬥

 智耕心田- 李晉- 演講心得- 鬥



    當老師提到鬥是一種勢均力敵的狀態時,我就在想自己平常跟采融是在鬥嗎?我覺得沒有,單方面被輾壓,然後內心那些想主導、覺得自己是對的,以及認為我們同位階的想法無處宣洩,就搞成壓抑跟覺得被霸凌,或是搞些無聊小動作或報復;但無論是否勢均力敵,我自己本身的心態也是認為被挑戰,在捍衛自己的對、不承認自己的無理,然後尬來尬去。

    現在想想真的很浪費時間和扯後腿,尤其是在扯靈的後腿;為什麼呢?因為在很多時刻,都可以問靈,或是靈有給訊息,但是心就會誒小主導、覺得是對的在搞,然後才在後面哭哭跟靈懺悔擦屁股。而這樣的行為和操作,也是反映了我平時生活、人際互動也會有的操作,認為自己沒有比別人差,要證明自己,就把別人的建議、質疑、問題…等等,當成了來給自己麻煩、挑戰,就是要先去搞才承認和接受自己的無能與不會。

    我就像老師演講中提到的,沒有看懂世界的本質,在自以為是地抗衡,執行著如同挑食、拒吃的作為,沒去嘗試這些食物對自己的幫助,或是感受味道。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自己的核心認為自己不足、沒自信,用這樣的方式來捍衛、抗拒學習。

    所以,我在念頭起了鬥、抗拒、捍衛的時候,就要告訴自己停下來,我正在行使反抗權和挑食,我在浪費更瞭解世界和自己的機會!藉由這樣的提醒,先將眼前的思維納進來,再來消化分解,進而萃取能成為自己的養分,以及排掉累積的毒素,把阻礙自己的迴路、心態通通鬥倒!謝謝神明、老師、我的靈,隨時在示現我所沒有的思維,我只要先納進來,不要自以為地抗拒和捍衛。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共修心得- 莊凱男- 轉變

 共修心得- 莊凱男- 轉變



今天聽到李晉老師公布今天的共修主題「轉變」時,

第一時間腦海中就出現老師在很久之前成立了「轉進」工作室。

「轉」可以是轉變心念、轉換立場,

但「轉」並不是為了轉而轉,而是為了「進」而轉。

就好像今天要到山上參加共修,

如果有一條直線道路可以從家裡直通總廟,

那麼這條直線就是最短的路徑,

但是現實上不可能有這樣的直線道路存在,

一路上必定要經過無數個彎道,

不論是左彎或是右彎,

最終都是為了往山上這個目標而前進。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變,

萬事萬事都是在不停的變化,

但是除了自己之外的變,都是我無法掌握的,

我只能掌握自己的心要不要轉變,要不要與靈一起蛻變。

而且接觸我宗就是為了要改變,

改變現在的人生。

如果內心還是想維持現狀,

那麼聽越多老師傳授的道,

收到越多來自於神明的訊息,

只會越來越痛苦。


轉變是為了更加進步,

現在已經在實習的我,

工作環境的轉換就是一個很大的改變,

自己的心態也要跟著做相對應的轉換,

雖然還在過渡期,

我還在適應、學習一個律師該有的思維模式,

我知道自己的腦袋需要轉變,

我也知道自己還在摸索怎麼轉變,

我要與靈一起在這個新的角色中探索如何轉變。

當然老師也給了我很多提示,

但我知道我不能無腦的把老師給的答案照單全收,

而是要自己去思考、萃取,

去通盤瞭解老師在這樣的情境下,

為什麼給了我這樣的一個答案。

如果我一樣囫圇吞棗把答案吃下去,

這樣就如同在模擬解惑的時候,

把這個我曾經吃過的答案原封不動的吐出來,

變成只會講道理給別人聽,

或是強塞自己的答案給對方,

而無法提供對方一個可以自己解決的思考流程。

聽了越多演講,聽了越多老師的解惑,

越是深深體會到自己的不足。

上週參加了兩次共修,也參與到兩次的解惑,

這兩次的解惑雖然都是在台下,

但是自己也試著在台下模擬如果今天是自己要解惑的話,

自己應該要如何開始、如何鋪陳、如何引導、如何收尾,

然後再看老師如何實際為學員們解惑。

真的感謝老師給我們機會去學習,

去為自己的未來提前花時間做準備,

而不是未來遇到狀況時,才覺得措手不及,

才在咒罵沒有給時間做準備。


生活有感- 張瀞云- 出詩結緣

 生活有感- 張瀞云- 出詩結緣



昨天打坐收到這週要每天和一個人出詩結緣。

今天我下課後就跟一位系辦的老師約好要出詩給她。靈告訴我說這次的出詩只是單純的與對方結緣,所以出給她之後不用刻意解籤。

出完後詩籤大致的意思是點出這位老師對自己的工作仍有忐忑的心情,而這樣的狀態已經持續有一段時間了,對自己的工作未來的方向是有盲點的,並常常因工作的環境以及氛圍感到無助。

寫完後剛好旁邊另一位行政老師看到,說好酷喔!她也要,我的靈就說好,也要出詩給她。

我把原來的籤詩遞給了這位老師後,跟她說這篇籤詩跟妳結緣喔,你可以感受一下最近有沒有這些感受,然後我就開始寫另一位行政老師的籤詩了。

後來原來這篇的老師看完後就主動開始跟我聊。她說她一直都是這樣的感覺,常常會覺得無力感,是因為她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為了系的發展、為了帶動學生的學習動機,但常常她做的事情卻被系上其他老師拿來說是為了她自己個人想表現而做,然後因為這樣所以他們會讓她做這些事情時受到阻礙與不支持,讓她覺得深感無奈,也才會覺得即便有如此多的經驗,還是會感到無助。

接著這位老師就聊到後面幾句「明知環境在侷限 告訴自己要突破」,她就說她也是一直跟自己說該做的還是要做,不能因為環境中有出現阻礙了就不做。這時我就收到訊息回應她,跟她說其實神明的意思是她雖然知道是環境因素在侷限事情的發展,但她仍會告訴自己應該要突破。神明是想告訴她後面幾句是解方「知錯不在己身上 不是藉口是鬆綁 一旦放下放鬆了 人自靈活展真我」。神明說當看見外界環境在侷限自己,不是告訴自己我應該要更努力,而是知道這樣的結局決定權已不在自己手上,理解了是鬆綁自己、放過自己,而不是為自己找藉口不再去努力,因為她是沒有這種腦程式的,她是負責任的人,所以是看到這個局面時放過自己,放下自己無法掌控的人事物,放鬆下來,再到自己的專業領域上去展現自己真正的實力、發揮她的能力。

聽完她就說最近她的媽媽的確也有在勸她要在工作上放過自己,找時間休息,我就問她為什麼媽媽會這麼說呢?是不是身體有出什麼狀況?她說她有一些狀況,但她也還沒跟媽媽提到。她發現自己最近腦會傳來一些鳴聲,我就說那應該要去檢查一下,代表壓力真的讓妳身體出了一點狀況,該要停下來看看自己怎麼了。她就說她會再找時間去做檢查,然後笑笑的跟我說看來她真的需要找時間放鬆一下。我就跟她分享我自己也是有時候放假沒辦法好好放的人,如果當下有重要的工作必須要做,就連到了外島去還是一直處理公事,因為不處理反而痛苦。她就頻頻點頭說對啊,她的個性也是即便休假也沒辦法停下來。我就說那嘗試安排一天是到自己覺得舒服的環境然後輕鬆的處理工作的事情,也許也會達到放鬆的效果。她就說好她願意試試看。

今天出完籤詩,自己回看發現我也是會因為外界環境的侷限而想不開、卡關和內耗,所以也長年累積了許多壓力在身上,導致免疫力下降、腸胃不好又容易感冒,很多心因性導致的身體問題。所以放過自己不是在為自己找藉口,而是先讓自己不要再硬撞牆了,是停下來看到這個局不是我能掌控的,那我能做什麼其他的?我做我能掌控的,發揮我的能力極致的去做,自然能讓靈活出來。

這次的籤詩結緣很放鬆,讓我覺得好享受在過程,沒有壓力也沒有用力過度的狀況,單純與這個人透過籤詩聊天,釋出關心與關懷溫暖她,讓她將關注回到照顧自己身上。

謝謝我的靈出這樣的任務給我,因為我最近的生活撞擊讓我很想繼續朝出詩辦事的方向前進,所以靈也讓我有機會可以學習,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同時精進與修煉自己。

我很幸福!

謝謝神明老師的智慧分享!

謝謝師兄姐的心得與大方分享!

智耕心田- 謝誼霖- 演講心得- 鬥

 智耕心田- 謝誼霖- 演講心得- 鬥 



鬥為什麼才要鬥

鬥出生存好空間

鬥倒對方好快樂

鬥向外展得空虛

鬥勝心性得安寧

鬥明天意智慧通

鬥明鬥意是學習


老師透過今天的獲勝題目讓我更清楚透過用字了解人的核心思維!

會用「鬥」這個字表示在該事件上認定與對方處於勢均力敵的狀態,尚未有結果!鬥的目的是為了贏,想要主導,覺得自己是對的,自己的意見方法比較好,有想要打敗阻礙的力量,所以才會用鬥這個字。

但更深層次的是其實內心知道自己是無理的。想要把自己的思維灌進對方,想讓對方跟自己一樣,從老師的解剖,我感受到很強的控制慾。

老師舉了拔河或下棋為例,會用比賽而不會用鬥,是因為兩方沒有鬥的心境。鬥,無論鬥人或被鬥都是為了要,一個是自己的要,一個是對方的要。起心動念都是想要美好、快樂與幸福,但是做完卻發現心很空虛,跟自己開始的想要是不同的,因為人際關係因為鬥而破壞了,那是因為我們生存在太極的世界,本就存在不同的立場,想鬥的人的思維是獨裁專制的,就算另一方不表達也不代表沒想法或認同,想鬥的人其核心是自卑沒自信!

真相是無需跟別人鬥,要鬥的是自己的心性,老師用考試為例,考試的錄取率是50分之1,如果5萬人參加只有1千人可以錄取。當心是跟別人比,就會要打敗別人,但是跟自己比,就只要專注在自己讓自己考100分,自然就錄取了!工作上要升官也是一樣,重點在於提升自己的能力與價值,設定別人不如己才會鬥!鬥是一種思維,但世界很大,我們生活在太極的世界,非黑即白,善惡對立,其實都是不同的思維立場造成。

老師教我們的是讓自己融納更多的思維進來,讓自己變大而不是打敗別人讓所有人的思維跟我一樣少,只有一套想法,真正的厲害是變多,透過傾聽、了解,拿掉本位主義,融納進來,如同食物要先吃進來再分解,法則一致,大腦也相同,先接受納進來自然分解機制就產生了。這就是所謂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想要無敵就要打敗自己的心性,鬥是在提醒自己要學習,開始停看聽,用好奇心去看別人的思維想法,充分傾聽,讓對方表達。

我領悟所有的要都要從了解要的對象開始,因為給予對方需要的才能得到我的要,這就是被需要的價值,而不是覺得怎麼讓別人不好我就會好,別人與我是不同的個體,我的好壞是自己決定與他人無關。

相對於鬥,我感受到自己大多數的狀態比較屬於缺乏鬥志,這不代表我沒有想要,而是沒有看到自己是可以要到的,只是要學習如何要到。這世界上別人可以擁有的我也可以,學了就會有。當我開始行動結果就會出現。現在最想要的是讓自己的思維合道,讓自己愉悅!跟著老師今年的春聯劇本去走,理清自己的思維,納入更多的智慧。

辦道務讓我感受到不一樣的生活,每天都可以透過與人互動了解到不同的人的不同生活成長背景,碰撞出不同的思維邏輯,專注於好奇與了解並從中學習,人生自然有趣!

共修心得- 陳寧君- 轉變

 共修心得- 陳寧君- 轉變 



其實以前不懂轉變的美好,腦袋中的美好,就是到達一個好的狀態之後就維持著,考上公職這件事就是最真的例子,我以為進入公職的穩定就是美好,而在進入公職後,我從未真正的從自己的腦中想過主動轉變,連升官都是人家做,我好像也得要跟著做的被動追求、改變。而因為生存的經濟需求、因為社會的價值觀、因為自己心裡清清楚楚的知道我不具備開創的能力、不具備業務的能力,種種一切,合理化了我的不改變,合理化了我是「不得已」才待在這個舒適圈的。


老師曾說過,修行更高的意境是追求美好,而不是停留在解決痛苦。我其實也不懂,好像就是喊著口號對對對,追求美好、變得更好,可是我怎麼還是不快樂?一直到了最近,我發現自己的痛苦就是「想活在舒適圈」,無論我是想解決這個痛苦或是追求更美好,結論都是一樣的:我要跳脫習慣的日常、離開舒適圈。


很神奇的是,當有了這樣轉變的決心,一切平凡普通的日常、一切平常感覺煩人的人事物,搖身一變成為一種珍惜、一種把握,平常真的是把這樣的練習機會都浪費了,沒有看懂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神蹟、沒有看懂神明為我所量身訂製的職前訓練。但這樣的狀態,讓我也不禁想著,如果我到了新的環境會不會進入一個循環之後,又有這樣的無趣、不耐煩?我想不會,因為這種往下一個階段做準備的轉變、脫軌的感受好像會讓人上癮。


有了這樣的感受,這次共修李晉老師說先打坐後,再轉靈台,直到靈說可以。我有好長一段時間,轉靈台都卡在同樣的階段,但這次轉靈台前的念頭是:我要轉開、我要轉到下個階段。當目標很清楚,我自動學會了柔軟,讓自己的脖子、肩膀、腰全部都變得柔軟而成一體,不再是頭是頭、腰是腰,彼此毫無關聯,然後就順利的進階到下一個動作了,很柔和但卻有勁,整個過程是無止盡的愉悅、由內而外散發出能量,相較於以往的轉靈台好像只是讓自己一如既往的成為脫水機排出負向能量、繳功課,原來追求美好的轉靈台,是這種感受!


老師曾跟我說過「懂了就改了、改了就變了、變了就快樂了」,我一直執著在「改變」,可是我錯了,當我想著要改變,就表示我還要刻意地找出我需要改變的地方,甚至還要先打敗自己「想捍衛自己或許、可能也沒那麼糟吧」的心,但哪有什麼要改變的地方,我想要成為老師,我就是缺少很多很多的思維、能力,我懂了我原本有的思維不好用,就是想辦法加裝新的進來、拿來用、拿來試,當我懂這些合道的、好用的腦思維好用、要的到,怎麼可能還會用不好用的、怎麼還需要改?直接不要了~以前真的是太笨了!

共修心得- 盧曉玲- 進程

 共修心得- 盧曉玲- 進程



今年接了單位不少新的行政事務和活動加上剛出國回來,忙碌的事告一段落,終於可以騰出時間來處理離婚的事,所以這次上山看到寧君和凱男非常開心,完全忘記原來是連假,就順便請教他們二位相關事宜。


剛好今天共修的主題是"進程",我感受到的是推動進度的程序,就在協助師兄姐靈動時,看到對方因為猶疑而讓自己的氣是悶住、行動出不來,但是經過提點一下,像是找到決心和勇氣,那個靈動起來的力道完全不一樣。就像自己一樣,猶疑時通常都是因為不懂或有自己觀念卡住的地方,經過去請教、了解,就像跟寧君、凱男聊過,透過他們的經驗,給我一些提點和方向,我就知道資料要再準備齊全、當証據不足時也要刻意留下可以收集有利於我的証據,另外就是要委任律師,這幾個方向出來之後,推動的力量就出來了,路徑也就更明確了。


共修心得- 李明澈- 進程

 共修心得- 李明澈- 進程



這次共修主題是進程,我感受到所有的進展都是有程序有過程的,我看到以前追求的是成果,就像上週台北演講,以終為始如何活成夢想中的樣子,人生的終點是死亡,那生命意義是什麼,意義在於我在過程認知轉變後的學習成長與收穫。神明在共修結束後,寫詩給我其中寫到「程果豐收」,剛開始我還想寫錯字,後來訊息跳出來就是這個字,靜靜感受,我發現進程要我領悟的不是對焦什麼美好成果,而是透過「進」明「程」再「進」再明,透過經歷領悟萃取,由內在歷程所自然孕成的果實,程果更像是歷程所留下的本質沉澱,是我走過一段路後,內在真實長出來的東西。


寫詩後我開始想,神明提醒代表我必然還沒明白,我發現自己很常在不如意的時候,不是即時地去面對他,或是面對了發現也不會萃取或處理,因在乎面子沒有求助,想讓時間自我療癒,還有對慾望的壓抑,因為不知道怎麼實現,就用壓抑的方式處理,最後更容易產生情緒性的消費,導致金錢壓力變大,再開始惡性循環,所以一切的一切都來自於面對與接受,不是成為某種模樣,而是每一個當下真實地與自己在一起,不會處理是問題,但開始處理「不會」就終將不是問題,生活大小事還是需要老師教練,協助我釐清轉變成收穫,我才體驗程果豐收!謝謝老師、謝謝神明、謝謝靈!

共修心得- 莊凱男- 進程

 共修心得- 莊凱男- 進程



今天證翰老師公布共修主題「進程」,

還特別說明「進」是進步的「進」,「程」是程序的「程」。

這兩個字我特別有感,

因為我立刻想到有一次共修心得,

我寫到關於衝突的「進」程,

老師糾正說我寫錯字,應該是「過」程。

我就向老師解釋說我是想要表達雖然都是衝突,

但是衝突的面向是一直在變化,而且有不同的進展,

所以才會使用「進程」這個詞,

而且教育部網站查詢到進程的釋義是連續變化或運動的進行程序。


接觸我宗,一路走來,

真的就是自我認識與自我衝突的進程,

在路途中神明、老師、寧君與各位師兄姐,

與我一起走這段尚未結束的旅程,

自己在這期間的心境也不斷的變化,

遇到事件,察覺到自己的不舒適,

就是知道自己尚有不足之處,

就開始去挖為什麼自己會感到不舒適,

然後去想方設法讓自己舒適。

如果自己挖不到原因或是想不到解決的方法,

就與寧君、師兄姐討論或是直接請教老師,

一點一滴的完備自己不足的腦程式。


從公務員的角色轉職成為律師的角色,

不僅僅是單純形式上職業的轉換而已,

如果我沒有接觸到我宗,

我絕對不可能有想要考試的念頭,

也不可能在考上之後斷然辭職去實習,

更不可能在實習時欣然接受新的挑戰,

而只是在新的角色中咒罵為什麼改變反而更辛苦。


而我最近察覺到自己的不舒適來自於「不適應」,

我還不適應這個新角色該有的心態,

我還不適應這個新角色需要有靈活的心態去看待案件,

所以我覺得不舒服、不舒適,

就如同老師說我還在用法院的角度在看案件,

而不是用當事人的角度去看案件。

我知道自己應該以律師的角度來看案件,

也就是以當事人的利益為出發點,

不過自己的心態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

所以內心感到不舒適,

我也知道這是自己必經之路,

是自己要處理的功課,

別人可以給我建議,可以給我不同面向的思考模式,

但是最終還得要靠自己去體悟,

才能知道為什麼神明要給我這樣的課題,

也才能知道如何加入神明的參數之後去處理自己心態的課題。

我知道我未來某一天一定可以學會,

現在只是走一個過程,

我也覺得處理自己這樣一個還沒轉變的心態,

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可能未來我也會處理到碰到相同內心衝突的人,

而我現在處理的經驗就是我成長的養分,

也是未來可以協助別人的教材。


謝謝神明、謝謝老師,

讓我學習到有趣的是學習、萃取的過程,

而不是汲汲營營於最後的結果而已。

共修心得- 陳寧君- 進程

 共修心得- 陳寧君- 進程 



許久沒有在週四上山共修,數年前,我和凱男曾經在清明連假南下時,平常只需要半小時的車程,我們卻整整開了兩個小時,高速公路幾乎變成大型停車場,有了那次的經驗,我們這次很早出發,發現開始塞,就馬上下高速公路走平面,早早就到了山上,在廚房學習時,老師問我最近覺得有動力了,是因為凱男去當律師還是因為我有未來的畫面?


靜下來思考老師的話,其實兩者都有,自從凱男考上之後,生活確實因為他離開公職去當律師而有了改變,我是因為凱男的先改變,才有了接下來的自己想要改變。起初,我批判自己這樣的不求長進、想賴,可是我也沒做什麼去改變自己的操作,直到我發現當我想賴他時,我的箭頭都只會看他,看他為什麼不趕快把法律的專業技能弄熟、看他為什麼不趕快接案件、看他為什麼還是如此怕東怕西,每每有這樣的念頭,心裡又知道我不能箭頭看他,光是內耗就讓自己衝突的要死。


直到上週去品味人生茶堂上了一堂課,腦袋中有了一些畫面的建構、體會了不一樣的生活,加上那些衝突的自己所給自己的不舒適,我決定我也要玩新的遊戲、我要利用現在的這個職位去經歷,內心才達到一個新的平衡,其實想賴凱男的時候,我的心是害怕的、空的,因為這些變好,要是他不給我,我就沒了。


這次共修,證翰老師還沒公布題目前,我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當公布題目時,我反而安定了下來,靜下來去感受這一段時間的這些事件、這些不舒適,是要讓我了解,找到生命的目標、享受達到目標的過程,其實都是一個持續不斷前進的歷程,我會覺得無趣、不想玩,就單純只是因為我不前進了,我因為自己的懶、沒畫面,從沒想過要自己去創造一個新的遊戲、新的局面,只是讓自己現在的工作、環境合理的限制住自己,告訴自己現在的職位就只能這樣啊,慢慢磨、慢慢等。


我了解了這些不舒適都是我自己的思維卡住我自己,我也不批判自己的賴、不求長進了,因為批判完卻沒改,也只是讓自己看起來有修正,可是不舒適是自己心裡一清二楚的。進程的過程中,事件都是讓自己成長的必需,早一點、晚一點弄懂都是弄懂,何必晚一點、何必批判完之後才要懂,早點接受自己、早點知道這樣的自己對極致的經歷是沒有幫助的,甚至是讓自己痛苦的,就知道早點換掉程式,進入這個持續變動調整的過程享受其中後,就停不下來了!

共修心得-楊慧珍- 進程

 共修心得-楊慧珍- 進程



每次到星期三晚上,我總是會跟我的靈說,希望可以幫我明天顺利上山共修,讓心閉嘴。

週四清明節南下實施高乘載交通管制,我一個人當然也沒有順利上高速公路,所以被警察擋下,必須由平面道路上山。

起初覺得既然遇到這麼麻煩,乾脆往回不如回家睡覺,結果靈訊就來 「今天要上山」。

難得今天好天氣,行經龍潭看到往六福村、小人國的方向也是塞車滿滿,我就想對啊,幹嘛不去玩一下,結果靈訊又來 「今天要上山」。

又到關西,看到路邊等著要採蕃茄、採草莓的人有說有笑,大家看起來很高興,我就想對啊,天氣這麼好不如去玩,不玩可惜,結果靈訊又來 「今天要上山」。

一路上車流量這麼大,想上廁所、想停下來買杯咖啡、種種種種的想,靈訊就來 「今天要上山」。

終於只剩一條開往山上的路,解靈老師的畫面就跳出來,「你馬幫幫忙,你是上來吃飯的喔!」這時我的心馬上就跑出來說;「對啊,跑一趟路來還吃不多。」

今天山上課程,證翰師兄要大家分享共修主題是 「進程」,我不自覺就笑了耶,也好像可以套用今天學習之路,明白當你確定目標在哪裡,往對的方向前進,雖然過程有誘惑、有懶惰,要秉持想要達到的精神,最終才能勇敢的到達目的地。

每次對別人寫的籤詩,很多人都說很準,往往打臉回自己,總是寫一次打一次,都是自己踢自己的館,因為不想做,我不想以身作則,所以我覺得照見本性,看自己很可怕。

謝謝神明,謝謝老師,謝謝我的靈,讓我在進程的過程中品嚐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