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耕心田- 陳威霖- 演講心得- 如何了解自己
隔了非常久,看到師兄姐在聽這部演講,我也想複習。
為什麼想了解自己呢?問問我自己,我會以為自己很了解自己了,才發現其實沒有。
要了解自己什麼?就是思維,透過不同事件的碰撞、互動,才會看見,原來我有這些思維;如果沒有碰撞、或是碰撞卻沒有覺知,就不會知道自己有什麼樣的思維,會認為遇到事情時的應對方式跟思考,都是理所當然,好像所有人都這樣,也不會覺得事情能有另一種選擇。
所以了解自己,是要了解思維,了解每個事件的演變,或是碰到事件時,我的大腦可以有另一個運作方式,不一樣的選擇,也就是1/2的機會。
那為什麼需要了解自己呢?因為遇到事件不會處理、不快樂、當機;了解自己的目的是要增加自己的處理力、能力,當我的處理力有了,就不會被事件卡住,可以提高自己的價值,不管是處理自己、還是處理別人。
這就像玩遊戲一樣,當我闖關失敗,或是與對手打完落敗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計分表,看看自己的問題在哪,裝備不夠嗎?還是操作不好,我是魔法防禦不夠、還是物理防禦不夠,當我了解自己的狀態,自然可以看到改善的方向,讓下次玩得更好,可以突破關卡或擊敗敵人。
了解自己的核心心態,是在於「敢不敢」了解自己,或是說「願不願意」了解自己;願不願意了解自己,就要清楚了解自己的美好,因為我了解自己了,我知道我的優勢是什麼、而我不足的地方在哪裡,所以我知道怎麼調整,我就可以做得更好,當我做得更好,就會快樂,甚至可以幫助別人,創造自己的新局。
了解自己的方法,就是碰撞,碰撞我不用刻意去追求,因為生活中就已經有無數的碰撞了,所以要了解自己的方法,就是接受、覺知原本就存在的無數碰撞,而這些碰撞就是來示現自己不足的地方。
我學到,神明對我的愛,就是讓我不斷地重複發生事件,讓我可以在這些碰撞的事件當中修習我的課題,而一直反覆發生,其實就是我一直還沒有修過。
為什麼還沒有修過?一個是我沒有覺知,一個是自己不接受。
沒有覺知,就是當事件來時,我沒有去感受、去萃取,而是就這樣給他混過去,用本能、用既有的思維去操作,跟動物一樣。
而現在很清楚,當我感到有情緒、當我不舒適、當我還沒有辦法達到我的想要,這些都是來教我,我還有不足,當我的迴路開始這麼運作,就是在事件當中加入覺知。
人會痛苦是因為不接受、不允許,消極面來看,連上帝都允許存在的,我有什麼資格不允許?積極面來看,把不接受的頻率一拿掉,情緒自然就會消失、人就輕鬆、產生力量了,所以接受每個事情、每個頻率的存在都是合理的,這樣的思維對我是好的、我可以走向改變的生命,拿掉抗性,就能萃取事件碰撞所要帶給我的智慧了。
人和動物的差別在覺知,對於事件能夠有覺知。
真的接受之後,也不需要「講明」,講明就是又要開始爭辯了;當我還想證明、想講明,其實核心就是不接受。
這一段的內容,完全貼切的點到我的問題;回看我的操作,每當我遇到事情,我會開始讓自己轉念,但當我轉念我還是會把我的轉念過程,硬是要講出來,感覺自己好像在溝通,但實際上還是想證明,「我懂你意思了,我也接受了,但你還是不對的!」這核心根本就還是不接受,真的就是老師說的「忍受」,是一種無奈、更是一種高傲,而不是把新的思維變成養分。
真正的接受,一旦看懂了,不會有那種「不吐不快」的感受,而是很輕鬆自在的就度過這個狀態,因為沒有抗性所產生的情緒,自然也不用宣洩出去。
「失意,只是讓人明白天意。」
老師說「順著生命的流」,回看我自己的生命,完全沒有想過會走到現在這個狀態,過去也是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在計劃,但到現在發生的事情,幾乎跟計劃的都不一樣;反而是當我接受了狀態而好好的操作,這個流就會開始往更快樂的方向,當我試著去抗拒、去反對我遇到的狀態,我內心就開始產生了忿忿不平,學習心就會消失,失去了增長智慧的機會。
「能教人不厲害,能受教的人才真的厲害。」
前天市集結緣的對象,剛好籤詩提到一樣的內容,就是要做個「受教的人」,這句籤詩也是在講我自己!
看到不受教的自己,那種感覺真的很不舒服,很像一種第三視角,看到「這傢伙怎麼這樣不受教」,真的很想給他巴下去,現在可以理解,當我自己這麼的不受教,對於願意教我的人,那種感覺是多麼的不好。
最大量、極致的碰撞,就是老師,因為老師要面對無數的提問,這些提問就是思維的碰撞,看到自己頭腦裡有什麼,然後對方的頭腦有什麼,不斷地在兩邊來回的釐清,這個過程也會更了解自己,這個精神是不是弄懂了。
最後,反省自己寫心得的問題,近期的心得,每當我拿起手機,寫到一半就會覺得打得好混亂寫不下去,但這其實只是看到自己「想呈現」的思維不足,忘了為什麼要寫心得?
寫心得的目的是讓老師看到我的領悟、看到我的萃取是不是合道,向老師回報我的所學;但我想包裝一個樣子,想呈現我幻想的好學生狀態,這個就是我的思維問題,我設定了某個好學生的狀態,但這樣的狀態是真的好學生嗎?更何況我也沒有這樣的品質,所以從頭到尾都在演戲,才會累而沒有能量。
想呈現,是因為怕被罵、怕被校頻,核心是不學習、不成長,當我很清楚自己想變好、老師的校頻,都是來教導我、讓我看到自己的問題,是在教我「我沒有的能力」,這樣怎麼會是罵呢?有學習心根本就沒有罵這件事的存在。
看到同修的心得,也讓我釐清了,自己的核心想呈現才遲遲不寫心得,當真的接受,如實地將想法寫出來,這樣就可以寫得出去、寫得快樂,因為我知道為什麼這麼寫,這個是有意義的、對我是好的,而我的領悟和萃取,都是建構我的能力,有能力才能幫助自己的生命改變、幫助別人創造、顯揚教導我的神明和老師,所以從基本功開始,一步步的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