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修心得- 黃證翰- 停看聽
這次的共修由明澈老師帶領,主題是「停,看,聽」。透過這堂課,我理解到一套簡單實用的操作程式,讓我在生活與教學中能夠更有條理地調整自己的思維與行動。
停,是先讓情緒停下來;看,透過周遭環境與看到自己的起心動念還有自己的要;聽,是傾聽靈性的聲音,找出最適合的應對方式。
回顧最近的上課情境,我發現自己時常像是「影分身」了一樣,彷彿有兩個版本的證翰。例如,當學生沒有寫作業,或者對某個觀念無法理解時,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比較強硬的。我會重申這些觀念的重要性,甚至要求學生留下來複習,到同學完全掌握。然而,這一兩週,我無意發覺每當學生未完成作業或未複習時,我讓我自己先深吸一口氣,在短短兩三秒內,腦海中會浮現另一個聲音:「這位學生要用鼓勵與激勵的方式引導。」
當我選擇聽從這個內在聲音,以更柔和的方式帶領學生時,發現效果竟然比原來的方式好很多!學生的接受度更高,學習動力也隨之提升。這讓我體悟到,停下來不是不做事,而是讓自己先覺察,再選擇最適合的方式去做事。
下午的解惑課程,當老師深入探討瓊慧師姐的核心問題、「自以為是」和「堅持己見」的問題時,我驚嘆於老師的反應速度與驚人的傾聽能力。我猜想老師能夠迅速找出問題的核心,並給出最適合的答案,這並非偶然,而是因為老師已經習慣在每一件事情上「停看聽」並萃取智慧。
這讓我意識到,老師的智慧並不僅僅來自個人的經歷,而是來自於對所有發生在身邊的事情的高度覺察。老師不只是被動接受資訊,而是主動去觀察、拆解,並總結出核心觀念。不論事情是否直接與自己相關,老師都能將其轉化為學習,這正是「停看聽」真正的價值,透過持續覺察與萃取,將每個事件都變成提升自己的養分。
回顧今天的共修,我深刻體會到,「停看聽」不只是覺察,更重要的是執行。如果沒有行動,所有的體悟都只是空想。當我願意實際運用這套方式,我發現自己的處事方式變得更加靈活,與學生的互動也更順暢。感謝明澈師兄的引導,讓我學習到這麼寶貴的操作模式,也感謝神明、老師以及所有師兄姐的陪伴,讓我能夠在共修中不斷成長與進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