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3日 星期四

智耕心田- 莊凱男- 演講心得- 如何了解自己

 智耕心田- 莊凱男- 演講心得- 如何了解自己



「如何了解自己」這篇演講,可以說是基礎中的基礎,

自己也常常推薦給別人作為入門的第一堂課。

我之前也曾經寫過關於這篇演講的心得,

這次老師又囑咐大家要聽這篇演講並寫心得,

我就在想必定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或是與擔任共修主持人有什麼特殊的關連性。


「與其問如何了解自己,不如問為何要了解自己」


接觸我宗一段時間了,也明白想要了解自己,

就要把自己放在一個可以被碰撞的位置。

就如同老師在演講中提到要測試吉普車的各項性能好不好,

就是要開去越野的場地才能得到答案。

又或者想要知道車子的防撞性、安全性好不好,

也是要去TNCAP做碰撞的檢驗。

這些測試也好、檢驗也好,

都是為了要知道車子各項性能優劣的方法,


但問題來了,

「為何」要做這些測試?

做每件事情都有最原始的起心動念,

沒有人想要無緣無故的被撞,

我就算被撞,也要被撞得有意義,

被撞得心甘情願。


「車子接受撞擊測試是為了好賣」


我想之所以願意接受撞擊就是因為我「要」,

我要別人買單,我要別人買我的價值。

我要獲得也要收穫,

不管是有形的也好,無形的也好,

都是我要的東西,

但是這些東西本來都不是我的,

所以我要從別人那邊取得,

但別人為什麼要滿足我的「要」?

答案就是我要先滿足別人的「要」,

我要先在別人心中有價值,

別人自己才會花費有形或是無形的能量來「買」我。

而自己到底有沒有這個價值,就是要透過不斷的撞擊才能得知。

透過撞擊知道自己哪裡不足,才能知道要補足什麼東西,

也才能更有目的性的去尋找哪裡有這些我需要的資源。


最重要的是要有學習心及好奇心,

每個人能在這個世界存活著,都有他的生存之道,

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正確答案只在每個人自己心中,

所以每個人的參數不同,做出來的選擇也就不同,

塑造出來的人生模樣當然也大不相同,

因此沒有必要去批判別人,更沒有必要批判自己,

因為就算自己以前做出了一個現在看起來很愚蠢的決定,

但當時的參數就是那樣,運算出來的結果也必然是那樣,

所以過去沒什麼好後悔,未來也沒有什麼好害怕,

現在開始加入新的參數,加入老師的思維,加入神明的思維,

自然就會做出不同的決定,進而產生不同的人生結果。


「與共修主持人的關聯性」


老師在演講中提到最快速接受碰撞就是老師的位置。

每天都會有人帶著不同的疑惑去找老師,

等於是讓老師進入他的人生。

雖然老師沒有辦法親自進入每一具不同的肉體去玩實體的人生遊戲,

但是可以透過老師所謂的「造命」,

以加入思維的方式,去看會產生什麼結果,

再藉由這些反饋,去觀察之前加入的思維是否適合,

然後再做修正、再做執行、得到反饋,如此一直循環。


解惑課當下由共修主持人先幫學員解惑,

等於是讓自己處在一個快速接受碰撞的位置,

可以知道對方的思維是什麼,進而了解為什麼當時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用關懷及溫暖,引導對方看到問題,

並且知道一切只不過是因為思維還不夠而已,

而不是用講道理的方式逼別人硬吞。

不需要給對方自己的答案,因為那是我的道,不是別人的道,

每個人的道都僅存在每個人自己心中,

是否快樂、是否舒適只有自己會有答案。

而且坐在主持人的位置接受學員的疑惑,

也是檢測自己對於真理的了解是否通透,

檢驗自己的表達、口條是否清晰易懂又帶有溫暖。

因此能夠擔任共修主持人是神明對自己的撞擊,

也是自己對自己的撞擊,

透過這個撞擊,

好讓自己可以變得更有價值,變得更好賣。

謝謝老師、謝謝神明給我擔任實習共修主持人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