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3日 星期四

共修心得- 陳緗芸- 停看聽

 共修心得- 陳緗芸- 停看聽



      「真誠的人會做他想做的事,而不是他應該做的事。」這是今天共修一開始,神明給我的訊息。


     近期的我心靈脆弱,很容易哭,我允許自己暫時不用太上進,但因為靈訊跟該做什麼都很清楚,我覺得要專注在自己的身上,就是要繼續遵循靈訊、盡量放鬆別想太多,維持每天打坐整理能量;我知道我很疲憊,所以我暫不深入的自我檢視、不積極推動事業。我明白現在的狀態是我得經歷的過程,只能繼續修、繼續走,但狀態還是很低潮,我一直在做我認為我應該要做的事。


     今天靈動被神明提醒放慢動作、拉開一點,我很明確的接收到並且正在執行,但卻有不同的師兄姐在我被神明提醒的時候到我身邊跟我說:「慢一點。」,且都是帶一下就離開了。我就想,之前共修有師兄姐過來我身邊的時候,通常都是我新動作不順暢或是我沒明白、動作不確實的時候出現,為什麼今天都是我很清楚且正在執行的時候出現呢?這個慢一點是要告訴我什麼?每個動作我都很直覺的做了,神明問我:「那你怎麼不停下來想一下,你為什麼會跟著訊息走?」配合今天的主題停看聽,我找到了我的問題。


      最近在覺咖啡求發財金,我不認為自己可以做到神明說的財務目標,不懂為什麼理性上知道自己能力做的到,該怎麼做也很清楚,卻激不起企圖心跟動力。原來是我很理所當然的覺得,我就是在做靈性工作,跟著靈走很正常,卻沒有看見我願意跟著走,是因為我有想要啊!我想要做的更好,想要調整修正自己,這不是可以被逼迫的。在持續修正的過程,我屢屢看見自己的不足,做的不錯的地方我卻覺得是應該的,所以我才會挫折,且我沒有看到自己的想要。我的想要被我壓抑下來了,因為我不敢要。


      我從小生活在單親、家暴家庭,我因為家庭背景、家中經濟及外貌等,有不少被嘲笑的經驗,家庭也不是我的避風港,但我還是對自己跟生活有期待,相信自己會有穩定的生活、穩定的感情,想要保持善良。出社會後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社工工作受到肯定卻因為內耗離職、經歷車禍掏空積蓄、多年好友絕交、跟交往11年的男友分手,我從生活經驗中學習到的是,我的需求不會被滿足,我的情緒跟真實的我不會有人願意接住,我想要的不會實現。經歷了長時間的調整覺察,現在的我算是穩定的狀態,我卻沒有接受過去的我,覺得過去的我把自己搞得一團糟,所以我不敢有期待、不敢有想要,不接受現在的我仍然有被人理解、獲得支持的渴望,想要富足的生活,也還是想要做我想做的、善良的人。


       所以,現在的我該做的是「停」下來去「看」自己的狀態、聆「聽」自己的需要。一切都是我有想要,所以我才願意跟著靈走,我得看見並接受我想要的是什麼。如果從「想要」為出發點,我的靈性事業規劃會順利,我會更在乎我想傳達的是什麼、我想提供的是什麼樣的協助,而不是一直考量客人的需求拿捏不到平衡;我的生活會輕鬆,我會明白我保持友善親和是因為我想要獲得願意同樣態度對待我的人,不會覺得遇到不好的人就是我的態度錯誤。就算別人不認同,當我知道我在做什麼,我就不會否定自己,結果不好,調整就好,沒什麼大不了的。現在的我已經調整過了,即使我的信念沒變,但是我的應對跟思維變了,現在的我有能力處理我當初遇到的問題,也有足夠的覺察力在碰撞的時候修正自我。


     今天靈動的最後一個動作是跪下來,神明說,我可以向神明請求我想要的。我曾經體會過想要離開世界的絕望,曾經考慮過要選擇墮落還是善良,當初的我想要體會世界的美好,所以我才留下來並成為善良的人,但我還沒感受到世界好在哪裡?所以我跟神明說,我還是想要感受看看,什麼叫做世界很美好。神明回,那就從信任神明、信任靈開始,不用想得太多,做我想做的就好,靈性自有安排。這也呼應到我一開始收到的訊息「真誠的人會做他想做的事」,我想停、想看、想聽、想衝,都可以做。這時我也體悟到為什麼最近打坐我收到的訊息都是:「以為人心實靈訊。」因為我跟靈想做的,其實是合一一致的,我願意跟,不是因為我應該做,而是我也有想要。

   

      另外,之前解靈老師提醒我,要去挖我為什麼愛面子不服輸、我憑什麼自以為是不先跟靈確認就自顧自的做事?我也領悟到答案了!我過去的負面生活經驗,讓我太想要證明自己了!會想證明自己是因為對自己的價值和信念不夠篤定,且不想承認自己很脆弱。不服輸會讓我有捍衛的心理,沒辦法馬上接受自己需要學習的地方,所以我才會遇到人事物的碰撞,繞很多不必要的圈;愛面子讓我沒辦法展現自己的脆弱,原因是我不接受我有想要被人接住的渴望,所以我排斥自己的這一面。這與自以為是的部分也有相關,因為我認為我不會獲得支持、不會被好好對待,包括自己的靈,所以我才只信自己,覺得自己要是輸了、倒了,就沒有後路,演變成愛面子不服輸。


      今天的共修想通很多事,基本上都是在提醒我:心臣靈導,保有覺察,不需要設定什麼事是該做、不該做的。這些體悟不會是瞬間,而是這段時間所遇到的人事物讓我覺察學習,一切都是需要經歷的過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