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修心得- 莊凱男- 進程
今天證翰老師公布共修主題「進程」,
還特別說明「進」是進步的「進」,「程」是程序的「程」。
這兩個字我特別有感,
因為我立刻想到有一次共修心得,
我寫到關於衝突的「進」程,
老師糾正說我寫錯字,應該是「過」程。
我就向老師解釋說我是想要表達雖然都是衝突,
但是衝突的面向是一直在變化,而且有不同的進展,
所以才會使用「進程」這個詞,
而且教育部網站查詢到進程的釋義是連續變化或運動的進行程序。
接觸我宗,一路走來,
真的就是自我認識與自我衝突的進程,
在路途中神明、老師、寧君與各位師兄姐,
與我一起走這段尚未結束的旅程,
自己在這期間的心境也不斷的變化,
遇到事件,察覺到自己的不舒適,
就是知道自己尚有不足之處,
就開始去挖為什麼自己會感到不舒適,
然後去想方設法讓自己舒適。
如果自己挖不到原因或是想不到解決的方法,
就與寧君、師兄姐討論或是直接請教老師,
一點一滴的完備自己不足的腦程式。
從公務員的角色轉職成為律師的角色,
不僅僅是單純形式上職業的轉換而已,
如果我沒有接觸到我宗,
我絕對不可能有想要考試的念頭,
也不可能在考上之後斷然辭職去實習,
更不可能在實習時欣然接受新的挑戰,
而只是在新的角色中咒罵為什麼改變反而更辛苦。
而我最近察覺到自己的不舒適來自於「不適應」,
我還不適應這個新角色該有的心態,
我還不適應這個新角色需要有靈活的心態去看待案件,
所以我覺得不舒服、不舒適,
就如同老師說我還在用法院的角度在看案件,
而不是用當事人的角度去看案件。
我知道自己應該以律師的角度來看案件,
也就是以當事人的利益為出發點,
不過自己的心態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
所以內心感到不舒適,
我也知道這是自己必經之路,
是自己要處理的功課,
別人可以給我建議,可以給我不同面向的思考模式,
但是最終還得要靠自己去體悟,
才能知道為什麼神明要給我這樣的課題,
也才能知道如何加入神明的參數之後去處理自己心態的課題。
我知道我未來某一天一定可以學會,
現在只是走一個過程,
我也覺得處理自己這樣一個還沒轉變的心態,
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可能未來我也會處理到碰到相同內心衝突的人,
而我現在處理的經驗就是我成長的養分,
也是未來可以協助別人的教材。
謝謝神明、謝謝老師,
讓我學習到有趣的是學習、萃取的過程,
而不是汲汲營營於最後的結果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