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智耕心田- 黃翊淳- 演講心得- 如何了解自己

 智耕心田- 黃翊淳- 演講心得- 如何了解自己



這篇演講,我在2025/03/27就收到了;我反覆聽了很多次,裡面的故事讓我聽見真實,讓我明白自己現在選擇的道路,確實是「每天事件都很多」。


到現在,我才終於明白自己踏上的,是什麼樣的路,我正在經歷的是對於我過往的顛覆;即使我用了讀完一整個小學的時間,頓悟了生命中對我來說很刺痛的事,但我遇到老師們才知道,原來過往的我,還沒有真的學會;現在時機點才是適合學習的,過往的我,遇見了也會錯過。


我就很喜歡寫下「活出生命來、活出意義來」這種話,以前我從來不知道我為了什麼而寫;上山查解後我才知道我為什麼如此重視,以前我只知道文字是靈感的來源,我不喜歡用工具輔助我寫文案、寫卡片、寫訊息是因為這些會失去文字的穿透力;更深層次的涵義是我不想活的只是呼吸、吃飯,每天跟人的互動只有早安晚安。


「每個人的建議都是毒藥,但每個人的生命經歷都是寶藏。」我曾把這句話放在我心中,而我也很努力的放在我自己的生命經歷中,當我珍惜我的每一天,看法與行為都有機會修正、轉換,甚至是改變;對別人而言「應該」的事件,於另一個人而言,他做足了許多準備、努力,才願意做這樣的改變;因為這樣的走過,讓我更能理解別人有他的見解、我有我的立場,我們可以去互相尊重,而不是溝通證明我是對的;一旦有了對錯之分,就不是再互相了解,而是證明自己的對。

我很喜歡實證實修的立場,經由這篇演講,我明白自己正在經歷什麼,又是因為我不敢面對的真實,偶爾會卡住我自己;要承認自己內心的所有念頭,感受是不太舒服、有時候會一閃而過;學會接受的時候,才有機會靜下來,發現自己怎麼了。


心通了,就不痛了;長大的前提、是要能面對痛。

「痛只是暫時的」,這讓我學習到的是,生命中不斷衝撞的事件,確實讓我更加認識自己的情緒、覺察自己的行為,以及看見結果時,我怎麼去咀嚼這些經驗,從中萃取才有機會提升自己,而我也明白、自己的階段;我會去應對,也會記得碰撞的感覺,我已經在開啟覺知的路上,也相信所有的安排都有它的意義與寶藏、藏在我每一次的與人互動中。


我花了好久才願意聽這篇演講,是因為我發現自己的操作讓自己開始批判自己、還有就是最近時間管理不佳,需要調整;經過這次的事件後,我會改變我的操作方式,學習去安排自己的時間,先覆盤我最近的時間安排,再試著規劃出自己的時間給演講、打坐、靜心。


謝謝神明、謝謝老師,謝謝每位一起學習的同修,謝謝我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