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智耕心田- 謝侑倫- 演講心得- 如何處理原生家庭的控制慾?

 智耕心田- 謝侑倫- 演講心得- 如何處理原生家庭的控制慾?



在許多機會都可以聽到這樣類似的問題,老師在演講或解惑課的時候,也都會討論到這個議題,此時的我要感謝我的父母,我的原生家庭,沒有對我因為控制慾而產生壓力或不舒服,但是透過老師的演講,也可以了解這是一種人際關係,法則一致,當我們能夠用道的方式來處理人際關係,不管是什麼關係,都沒關係。


「何苦皆因要不要」

當我們要去看原生家庭對我們產生的影響,首先要釐清自己要得到什麼?如果當我們已經獨立了,不需要從原生家庭得到想要的事物後,其實就能用較寬闊的心態去面對他們,對長輩來說,他們或許會認為我們還是長不大的孩子,但是我們真的還沒長大嗎?這問題取決於自己是不是能夠獨當一面,做到讓他們都能放心的狀態,簡單來說就是能把自己照顧好,把事情處理好,不要麻煩別人,如此就不會受任何人際關係的影響了。


「處在位置是變動」

小時候我們還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所以需要依賴父母親的照顧,才能讓我們活下來,除了血緣關係以外,這也形成了一種人際關係,而當我們長大獨立之後,有能力自己養活自己,彼此的關係位置就不一樣了,我不再是索取者,也可以變成是給予者,給予無形的精神支持,或給予金錢上的協助,當自己有能力之後,原生家庭自然就會分支出去,各自有獨立的生活和家庭,父母和兒女之間,就不再僅是因為血緣關係而綁在一起,而是產生新的人際互動關係。


「制定新的互動規」

原生家庭只是一個血緣關係的概念,當我們有能力後,我們與父母就能產生新的互動模式,而這個互動模式就取決於自己的操作,當自己沒有問題了,甚至可以去解決別人問題時,那我就能夠站在較高層級的角色,與家人們互動,新的互動規則就產生了,我可以自己做主,也可以影響家人往自己想走的方向前進,如此操作的結果,就能讓自己過得更舒服和自在,也能幫助到他人。


謝謝謝老師和神明,帶我了解到人性的另一種面向,透過別人的故事和困擾,來了解自己的狀態,進而有機會協助身邊有遇到這樣問題的人,解開心中的苦,看見自己的問題和想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