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2日 星期日

神明出詩- 李明哲- 處理事

 神明出詩- 李明哲- 處理事


     今天早上師姐跟我說點香器開關沒關,離開前可以再多注意檢查。當下我就只有「之後離開前要再確認一次」。倘若是過往,我可能會先用批判來面對自己犯下的問題(即便不一定是我),或是用逃避的想法(如:說不定我離開後還有人),甚至還會莫名擔心是不是這樣會被人覺得不負責...等等。而這次遇到這個事件,帶給我的就只有要去修正它,並思考要怎麼做會更好。

     中午的時候,有位學生說他要提早走去科任教室,而我要求他要完成任務就可以。然而,他卻因為卡在最後一題十分鐘,即便我用了三種方式加畫圖,他仍然不懂(或是堅持他的沒錯),就打起了下課鐘。須臾間,他頭上青筋瞬出,情緒開始浮現,我就請他趕緊下課回去,下次再想,他就邊碎碎唸邊離開,我就想著下次要怎麼樣可以讓他接受自己的計算是錯的(或是怎麼做可以讓他理解題目到底在問什麼)。

     等到下午,雖然只有一位學生,在同事的課就是呈現恍惚、疲憊、睡意濃厚。在要上我的課前,雖然同事讓他多睡五分鐘,不過我額外多給他五分鐘,上課過程仍是滿滿睡意,就讓他站起來堆積木計算,等差不多有一點精神再開始用課本。

      下班後去打坐,環香還是會發生熄滅的情形,就把它拿重新點燃,卻不小心弄斷了,後來就投個一百當跟神明買,直接換新的,再跟師姐報備一下。後來打坐的時候,就回顧今天發生的事件以及處理的過程,覺得跟以往的感受有些微的不同,就請靈出詩,得到:

  「 痛苦來自分對錯,心有不甘需瞭解。

    目的達到為何卡,想要沒要是關鍵。」

    靈藉著今天的事件,讓我瞭解過往遇到事件撞擊,會感受到痛苦是來自於分對錯。而這個對錯指的不單是事件的人事物,包含我處理的方法,而這樣一處理下去,內心就會有種不甘的感受。例如:以前有次學校在防災演練,因為位置跟角度的關係,恰好直觀到眼前同學的群下。後來覺得這樣很不好,就跟對方道歉,沒想到後來就此被無視、冷漠、厭惡,就開始用對錯去批判自己是不是不該道歉,因為不說就不會被發現(但是又會受不了罪惡感)、去分辨我的行為到底有沒有錯,或是去控訴對方怎麼可以這樣對待願意說的人(覺得大多數人會默默)。心裡有著不甘心、不甘願。

    再次回想起這件事,我也才瞭解到自己當初的不甘心是為什麼(沒有能力解決後續發生的問題)?以及看見自己目的也達到了(減低自己的罪惡感),那又為何會卡著對方對我的反應呢?不過是因為我沒有得到我要的要而已(如:被覺得我有君子風度、被感謝、被稱讚...等等)。

    所以靈從詩句裡讓我知道,當沒有用對錯去分的時候,事件來就是接受、面對、處理,而不會有痛苦或是不甘心,如同老師演講提的修到不怕事、會處理事。倘若處理當下目的已經達到,還是有卡卡的感覺,就是有想要的沒有要到,要自己去察覺,因為那就是為什麼卡著的關鍵。

    而今天的事件,也是讓我去感受,這樣子面對、處理事件,不會有不舒適的感覺,以及要去思考怎麼做可以處理得更好,然後再下一次遇到類似的事件,就去操作出來。不斷地修正再操作,讓自己不怕事、越來越會處理事,那就會越來越舒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