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日 星期六

生活有感- 陳威霖- 品質

 生活有感- 陳威霖- 品質



在過去工作上已經養成不太好的習慣,就是如果手上的工作完成了,休息時間也快到了,就會直接去休息,只要不耽誤到原本工作就好,這是過去工作上我常有的狀況,我知道這是投機,但大家都是這樣,而且重點是並沒有耽誤工作,因此我就一直都是這麼做了。


昨天休息時間快到了,我一樣離開,但有學長看到了,早上工作的時候,學長就問我提早休息的事情,當下我是故作鎮定,反正就是很正常的事,但其實我內心覺得好煩。


以前我對這種同事或是這種長官真的很厭惡,自己的工作做完了,為什麼不能提早去休息呢?我並沒有耽誤到工作啊。


回到家裡覺得好疲憊,一直在想這個事情,一直想到老師說的想要讓人信任就要把品質顧好,我知道可是又做不到,歸根究底我還是覺得上班很煩、我還是各種方式想離開這個環境,哪怕十分鐘也想離開,我假裝自己玩遊戲玩得很開心,其實待的很痛苦。


再去挖自己為什麼還是上班這麼痛苦?

演講中老師提到,越有高度的人,上班下班越分不清楚,老闆開店根本沒有所謂上下班,隨時都是要讓自己的事業更好,只有員工才會把上下班分得很清楚,因為事業不是自己的。


那事業是不是自己的要怎麼看?


確實我在公部門,我也只是員工,但一樣是員工,可以用不一樣的心境去看待。


「我的人就是我的品牌」


這個品牌形象就是我的事業,以前我用「工作已經做完了」來安慰自己可以多休息,但其實公部門並不在意自己有沒有做完,最基本的是你有沒有做?做好做壞不是那麼重要,但至少要做!


這就是概念,不管我是不是做完工作了,最重要的是我的辦公時數有沒有到,這是最直接而且客觀的,畢竟矯正機關沒有所謂「績效」這件事,但有沒有按照工作時數很重要。


我內心一直在批判,到現在還是,可是我很清楚這樣的批判沒有用,而是這個事情是要看到我必須改善的核心,就是那種懶惰,懶到一點點時間也想偷懶。


如果是我自己的事業,沒有人在管我上下班,那我豈不是一整天都在偷懶?如果真的把自己當成自己的品牌,在生活中守規矩、按部就班就是打出最基本的品牌形象了。


回來家裡打坐充電,要自己放開心真的承認這種懶惰很痛苦,覺得很沒面子、覺得自己很笨,可是又一直出現情緒在內耗,打坐的時候一直想靜下心,但都靜不下來,我的靈就要我開始打心得,在心得裡面挖為什麼我會這麼討厭上班,幾分鐘也一樣。又要我去想我現在的職業型態,我要用什麼心境才能真正經營好我的事業?如果心境不對,現在送一間公司給我,一樣不可能經營起來,因為我就還是員工思維,腦子只想著休息、想著錢,一點神性都沒有,怎麼可能成神?


我在自我反省的同時,我感覺能量消耗好快,我在抗拒、覺得很丟臉,但我的靈告訴我,不要再發神經了,只要從當下就改變,過去犯的錯就會過去,沒人會記得,重點是我清不清楚自己為何要改變。


重新整理心態,改變面對工作的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