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0日 星期四

生活有感- 李晉- 利益

 生活有感- 李晉- 利益



    因為有兩個班的老師對於新生編班方式意見分歧;1班認為班上畢業幾個學生,新生就來幾個到班上,2班認為兩班都要有新生。所以在跟主任討論完之後,做出優缺分析,我們傾向於簡單的做法,班上畢業幾個學生就收幾個新生,不然另一個方式,還會牽涉到學生換班級,比較有風險(家長不同意就不行)。於是我就先去跟1班老師說明目前的分歧點。

    接著,1班老師詢問我,如果同時兩班都有有畢業生的話,新生要怎麼編班?因為一般來說,學生編班是隨機分配,但是特教生有他的特殊性跟班級教學的狀況(如果輪椅太多就造成移動不方便和需要很多人力),所以就跟1班老師們說他校做法是先討論輪椅,再來是障礙程度,最後才用抽籤。然而,老師們就對於編班用輪椅為考量這點認為無法跟家長解釋清楚為何用這方式編班,以及擔心規則寫明會影響彈性調整,並說「因為規定沒寫,所以才比較彈性」。

     聽到這個,我就反問「那家長也用規定沒寫,你們怎麼可以這樣?該如何回應?」老師們就抓著規定沒寫才比較好溝通的點,然後再把跟2班老師討論也會失去彈性的點參雜進來,認為這樣明文規定有風險,最後再問我其他學校有明文規定嗎?這樣做就是失去彈性。

    哇!我突然看到自己以前也會像這樣,抓著一個點就朝著這地方鑽,硬要鑽出一個答案,而實際上這個點也根本沒有答案,就是角度或立場的問題而已,但是就是把自己陷入在迴圈。於是問靈該怎麼做,就收到「撥亂反正」,就跟老師們說明「如果討論不出結果,或是家長不同意,甚至新生的狀態程度對老師們而言都不影響,就照普通班的方式進行抽籤」,然後老師們就開始說「怎麼能這樣?要平均分啊!「家長會同意抽籤嗎?」「輪椅佔教室空間」…等等,我就藉此再問「所以老師們是要在新生編班有個順序、規則能先討論,還是就依學校的編班原則去隨機編入?」

    頓時間,老師們頭腦就像被澆了一盆冷水冷卻一樣,瞭解到規則沒訂定,反到會有更多、更雜的討論。如同沒中心思想的情況,就容易受到各種影響,而失去方向。

    最後,在這件事,靈是讓我看到,老師們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如:學生想要障礙程度比較輕的、想要比較能溝通的…),所以想要有個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但是他們忘記了現行最大的原則其實是隨機分配,那這樣子等同沒有商量的空間;於是把這點一提出來,讓他們意識到完全的隨機,對彼此都沒幫助、也對學生有影響,反倒才會接受討論、溝通是必要的過程。謝謝神明、老師、我的靈,如果沒有看懂老師抓的點,就會陷入局裡而被牽著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