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

智耕心田- 周若蓁- 演講心得- 如何適當的拿捏分寸

智耕心田- 周若蓁- 演講心得- 如何適當的拿捏分寸 

如要互動想要啥

何苦皆因搞不清

適舒對方給我要

當該未得調整己

的確人生狩獵場

拿到能量壯大己

捏怕破壞重力道

分別對手的罩門

寸是要害攻得手


老師用「誰殺了牛」的故事來舉例,跟每個人交手要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否則就是消耗能量,甚至有可能自己殺了自己,讓我聯想到自己真的就是那頭牛,印象很深刻的是學生時期在飲料店打工了一段時間累了想離職,所以跟同事聊到想要做到什麼時候就好(但其實當時根本也還沒確定),殊不知同事去跟主管講,過一陣子開始被到處調點支援別間店,就這樣我真的很快就離職了,真的跟故事中的那頭牛一樣,現在回想起來就是因為想討拍、想抱怨,但是這些行為完全對自己沒任何幫助,最後是讓人有機會把自己害死,說到底真的是自己搞不清楚狀況自己殺了自己,跟對方抱怨想要獲得的是什麼?若是對自己一點加分都沒有反而讓人有機可趁,那豈不是自己挖洞給自己跳。打心得時才聯想到過去這趴,同時也讓我重新反思現在的操作是否有一樣的行為模式,是的,雖然有比當時懂了些社會生存的道理,但仔細感受內在核心還是存在著這樣想討拍、想抱怨訴苦的毒,也透過讓我回憶起從前這件事來提醒我不要再做這樣對自己沒幫助的行為,對自己沒幫助的言行舉止就不需要多做。

演講中提題目者提到朋友想給他工作上的建議,但是因為感覺對方態度不好而覺得不舒服,感覺是在被訓斥,老師對於這一點提到,如果清楚自己是在幹嘛,就不會被對方的情緒影響,重點是看到對方講的話對自己有沒有幫助,有幫助就學起來,而會被態度所影響就是還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為何跟這個人交手?如果因為對方語氣而沒看到可以學習改進之處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其實對方會提出建議的目的也是為了自己好,除了拿掉對方態度只看內容對自己是否有幫助外,同時也可以學到,如果自己不喜歡被他人這樣的態度方式對待,那麼自己也要檢視自己在給他人建議時是用什麼樣的態度及心態,是只是想要呈現自己很厲害所以給建議還是真心想給予對方關懷的建議?仔細去回想自己的操作,尤其跟越親近的人,其實是想替對方想的,但是卻會帶著教育對方的頻率甚至帶著控制而不是站在平位上給予關懷建議,而這樣的頻率會讓人覺得帶著刺,更別說有多良善的溝通互動了,對方會反彈很正常,因為是自己先散發出不討喜的頻率,這點也是我需要修正的地方,己所欲而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再來是換位思考同理心,老師舉例如果白飯事件用奧瑞岡辯論賽方式辯論,拿掉自己本位主義跳到對方角度思考,那結局會截然不同,這件事讓我聯想到前陣子與老闆的意見不合,其實我們兩個真的都沒有誰對誰錯,只是站的角度和立場不一樣,這個事件跳到老闆的角度去思考其實能夠理解老闆所顧慮以及所看到的面向,也認為處理方式對於整間店來說可以避免一些風險顧慮而不因小失大,但是當下一直抓著情緒不放讓自己一直當機,之後透過老師協助重新開機,其實這整件事根本沒有那麼複雜,就是我們互相去理解對方的思維同理對方後,後續再達成一個共識就好,是自己被自己情緒困住才搞得那麼複雜,放下情緒只處理事件,根本沒那麼困難,都是自己被自己的心給困住而已。不管是跟任何人互動都是一樣,當有立場不同時,就趕緊切換到要舉辦辯論賽的畫面,而自己就是對方立場的辯手,拿掉自己的對,去理解對立面的思維,任何對立面都是要來周圓整個局面的,目的是要為了讓整個局面達到共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