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9日 星期四

神明出詩- 李明哲- 共修心得- 浸

 神明出詩- 李明哲- 共修心得- 浸


     今天共修的主題是「浸」,而在打坐的時候有一個畫面,人緩緩沉入水中,緩慢、輕柔、唯美,就像電影畫面或海報,一種安然、沉穩、享受、優美、意境的樣子。

接著就收到靈給的詩句:

「 浸是沉入事當中,重在歷程非結果。

 從中萃取得收穫,苦樂皆有其不同。

 毫無雜念辨是非,唯見自己入當中。

 看似無神卻有神,氣定神閒享過程。」

   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要有投入當下的感覺,而不是做的時候又在想其他的事情,來影響自己正在做的事。這讓我想到了自己今天在去共修前,在幫忙同事製作教具,要把分割列印的課文貼起來,有許多字切半需要對好,再用膠帶貼合。而在貼的過程,我感受到自己在一個只有我與這件事的空間中,字的軌跡、膠帶如何服貼平整,細膩而專注,完全沒有感受周遭與時間的流逝,即使後來看到快五點,我仍只注意當下我正在做的事情。

    倘若我做的過程還想著「去共修遲到怎麼辦」或是「要不要明天再做?」等等的其他事情,那就有可能讓我正在做的事產生影響,比如會心急而黏錯、緊張得讓字對更久,或是猶豫要不要明天做而減緩自己速度...等等,豈不是讓自己更麻煩?

    就像以前跟人交往,可能就會想著是不是未來會遇到更好的?或是現在的情況會不會發生狀況?...等等來讓自己沒有進(浸)入當下、享受過程,所以導致後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倘若我用活在當下的心態,去思考我在這段關係中的感受,或是我怎麼做可以讓關係更好,或是我可以從互動中讓自己學到什麼?才會對自己的生命更有幫助,甚至有不同的結果。所以靈才會要我去投入在一件事(當下的事),無論結果如何,從這過程的感受、心態、操作...等等中萃取收穫,才是重要的。就像今天幫同事黏到後面,我發現了可以更好對齊以及黏貼的方式,那我明天就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完成。

    而靈也在詩句提醒我,歷程中會有痛苦、會有快樂的情形,收穫也會不同,而重要的是在當中不要想別的或是去用對錯看。好比我以前不知道要做什麼,所以做一件事情感到痛苦的時候,就會去想做其他的事情會不會比較好(或是跟人比較),就讓這個痛苦更痛苦;而在享樂的時候,又會去現在是不是該做一些事情(或是會心虛),那享樂也沒享樂到,就容易陷入衝突、錯亂、焦慮、煩躁的負面頻率之中。

     所以靈要我進入當下當中,專注、用心去感受、體悟這個歷程,看起來雖然像重複做、呆呆做、不受外在干擾、放空...等等的無神模樣,但實際上卻是有神,因為是用一種穩定、有餘、學習、接受、甘願、...等等的心態去享受這段過程,因為可以從中萃收穫。

     過去活得不像活,所以要先讓自己從小事能進(浸)入當下去操作,持續操作、萃取,才能逐漸掌握與感受那種頻率,進而操作在各種事情,讓自己每天的生活能有這樣的心態和操作。如同明澈在共修結果舉的樵夫悟道例子,每天的生活模式還是一樣,但心態不一樣,感受跟操作出來的結果,自然也會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