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5日 星期五

智耕心田- 李明哲 - 演講心得 - 真心換絕情

智耕心田- 李明哲 - 演講心得 - 真心換絕情

         這場演講讓我看見自己過往的一些自以為不求回報的付出,其實都是有所求、有所要,所以在沒有得到的時候,我才會感到痛苦,進而付出更多,或是成為情感上的乞丐,乞求一個感謝、重視、對話、關懷...等等。除此之外,我也沒有去覺察、瞭解自己要的回報是什麼,就去付出,然後用「不求回報」來掩飾自己的無知、錯舉,如此循環,能量不斷流失,最後枯竭、混亂、躺平。

        老師在演講也提到所謂的「真」,就像扶跌倒的小孩子起來,並沒有想要任何的回報,那才是真正的真,做完就忘記那個小孩長怎樣了(或是忘記有做過這件事)。而在與人的互動上,並沒有所謂的真,就只是付出沒有回報,或是因為沒有得到回報,就感受到絕情、失落、怨懟、忿恨,不過那也只是弱者的控訴、內心的控制慾展現。

       這就讓我想到自己曾經幫忙的一位同學,因為對方想要修教育學程,我就用「不求回報」的付出,來給予資訊、書本、考試期程、建議大學...等等;然而,對方卻有著許多的顧慮或內情,導致沒有去做相關的報名或考試準備─就我所知有報名過一次,卻沒想到對方並不是選擇我所建議的學校,甚至後來也無下文,即便稍微問起,也沒得到回應。有一長段時間,我用著「不求回報」來掩飾自己的付出沒得到回應,也用著「真心」來包裝自己的控制慾、不滿、不接受,所以才導致我的中毒腦程式執行了破壞性的操作。

       再一次回顧檢視這次事件,我根本沒有真心,也沒有不求回報,以及有很強的控制欲和報復性的操作。因為我想要的就是對方能照著自己的意思去做(如:選擇我建議的學校),或是得到我想要的回應(如:考上後對我說謝謝),以及我沒有去覺察到對方沒有那麼想要(或是暫時還不需要),就一股腦兒地付出、消耗自己的能量,成為這段關係中的弱者、乞丐,接著得不到就開始轉成恨、控訴、報復,想讓對方感受到罪惡感、壓迫感、壓力...等等,進而去執行我想要看到(或得到)的行為(如:去考試)。

      最後,對我最有力道的一句話是「不要輕言付出」,這深深掘入我心坎。從小至大,多少人言、書本、經典、戲劇、節目...等等,告訴我要去付出、犧牲、無私、為大義、為大愛,而不要求得回報或對方給予。然而,這樣只是不斷地壓抑、欺騙、逃避面對自己內心的要,甚至還想要不敢要,顯得付出更加虛偽、有目的,連帶也讓自己混亂、人際關係處理不好、不愛自己、不信任自己能力...等等。所以,現在要讓自己去瞭解、接受沒有不求回報的付出,也不要輕言付出,也要告訴自己並沒那麼偉大、不用以高道德標準來檢視、規範自己,而是要去瞭解、學習怎麼樣讓能量付出,又讓能量回來,避免成為討能量、討回報的乞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