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感_陳霈霖
那天跟老師通完電話,解惑的同時,突然也看懂自己對「老師」這個角色的中毒設定; 一直以來,從學生時代開始,我就存有一種「老師不喜歡我」、「老師不公平」的設定,所以在成長歷程裡,不論是那個時期,跟老師的互動或在接收老師的教導時,我自己很容易會有情緒~印象在國小、國中和高中時期,也都曾有過跟老師的衝突,而讓自己排斥該科目的學習; 當時看不到自己的問題,畢業多年也頂多覺得自己因為這樣沒學好很可惜,一直未深挖回看自己的核心存有障礙自己學習的設定
我從小一就開始翹課逃學,因為沒念過幼稚園,村裡的幼稚園在我念小學時才蓋好,沒有基礎的我每天作業都是寫不完的其中幾個,所以幾乎是每天挨打,拉耳、賞耳光、打手心,最後老師換找班上男同學拿當時做椅子的板子打,打到後來我終於受不了,每天一樣背書包出門,但都是到家裡隔壁的幼稚園坐在後面聽課~直到有一天老師找上門,跟我媽說~ 怎麼這個小的跟老大差那麼多,當時我覺得超倒楣,怎麼會被教過大姊的老師教到,淪落到要被比較~ 當時沒智慧,也不懂要箭頭看自己,就因為這樣被打又被嫌的記憶,讓我對這個老師充滿了怨… 當然在農忙又重男輕女的家庭,老師上門的一席話,我成了麻煩製造者,繼續挨揍完,剩下的就是自己看著辦~
這麼多年,我沒意識過當時的經歷對自己人生觀的影響,我一直誤以為「老師不喜歡我」、「老師不公平」是自己運氣不好,或老師緣不佳~ 結果從頭到尾,真的不是老師的問題,是我早已發出否定的頻率,時不時還會找老師麻煩,只為證明~我沒那麼差好嗎? 而且我還看見自己有很怪的設定執念,對自費補習的老師會有比較多的權利期待,因為從小自己要補習學東西,學費得自己想辦法賺,因為不容易,就很計較要多得,不管是學習的獲得或感覺~
這些回溯的過程,我解開了自己的迷思盲點~ 不管是任何「角色相處」,都不應該也不需要執著「角色對待」,我只能決定自己的學習和理解,無法也不需要求自身以外的人應如何,每段關係的經營投入用交換的得不到真,用買賣的就會是買賣的互動,沒有人有義務需配合我幻想期待的回應~ 會想要求公平,其實是不想為自己的不夠不足負責; 會期待被喜歡,其實是自己不夠真卻又無法面對自己; 當自己願意全然如實接受,自然也沒有加害或受害立場,只有自己會和不會,看見理解接受~ 學就好
凡事的發生必有恩典,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的換演講事件和閉關辯論等課程,撞出自己的核心一直存有受害者思維,所以容易有情緒,一旦起了情緒躁急,就真的是沒在修了,也失去看問題和自我修復的能力,尤其在現在大量出詩辦事的時期,如果沒有這一撞及時醒悟,在讓自己「自我膨脹」,就更難自我檢討修調!~ 聽懂明白後跟老師懺悔,也跟過去自己的不成熟合解結清,帶著萃取領悟的精神,繼續出詩辦事分享照見; 很感謝兩位老師的校頻,教我錄音回看回溯自己核心,體悟老師要傳的換位修己精神,有老師真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