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感- 閉關心得_陳霈霖
這次閉關,翰霖因為工作的關係沒辦法一起,所以在山上上課的過程,邊聽邊筆記,記錄的同時也註記自己當下的體會,下山後的隔天兩人一起上班,我開始拿起筆記分享,從大腦迴路課,到晚上的解惑,隔天的共修課程講師分享共修的操作~兩人第一次覺得基隆到台北怎麼這麼近,近到課程內容講不完
自己在分享的過程同時也幫自己再做了一次整理,尤其是大腦迴路課的部份,自己邊講邊回顧在工作上、生活上,以前人際互動上覺得有卡卡的地方,發現主要是因為自己的貪心和算計,不見得是金錢上的要,也有些是刷存在感,想證明自己的執著而產生的內耗~ 就像老師說的,我們自己的內心戲以為別人不知道,以為是自己想周全顧大局,其實終歸還是自己把自己算小了,把路算短了,把神的格局做low了~ 以前很多生活上常聽到的慣用語,例如「互相」實則是用弱勢來包裝自己的不給但有”互相”~ 透過老師的剖析彚整,更明白”給予”的精神,知道一定要真正的弄懂,看待人事物的心境才會有轉變,執行的時候因為自己是接受的,才能享受投入的每個當下
另外解靈老師分享,自己每年生日都會買一個東西犒賞自己,所以每次看到那個東西的時候,都會回想到當初努力得到的過程,因為目標的完成,禮物變成了勳章,看到的是希望和未來~老師常說「要相信自己值得」,這半年來我也很常這樣跟自己說「要相信自己值得」,但對花錢的這件事,發現自己還是會因為賺錢的過程有壓抑、有情緒,因為感覺投入的時間心力和所獲得的收入,沒有對應的平衡滿足感,所以會用錢用得不夠捨得,這次閉關,老師的一席話,我邊記下來邊看,想著自己也是會訂目標、會記錄、會努力追求,但過往心境思維高度不夠,想著自己的"要",沒有弄懂操作過程裡,其實都在堆疊紮實的學習,到現在深刻體會,付出時間和心力看似給出,實是收回經驗、認同、信任,有形的收入很好,但透過服務和為他人解決問題,反而自己收穫更多,心境思維的轉變,才能真正”樂在其中”,不會有難為糾結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