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耕心田- 駱韋榤- 演講心得- 積極爭取與順其自然
今天山上的演講有八個人提了題目,老師說連假大家有心上山聽演講,那就八個題目都一起講,就用解惑的方式一個一個替大家解惑。
其中一個題目:積極爭取與順其自然。是妤柔師姐提出,她描述自己在做保險的時候為了一個案子全力以赴,但是結果卻不一定會成功簽單,這時候就告訴自己順其自然,她不知道自己這樣的想法好不好?所以就提了這個題目想聽老師的看法。
老師一開始就先講積極爭取的部分,積極就是主動就是全力以赴。爭取是跟誰爭?爭就會有裁判?那裁判又是誰?
所以我們首先就是要知道我們要跟誰爭取?然後誰又是裁判?我們要取得裁判的認同才會獲勝。
如果以做保險來講,就是跟客戶爭取,同時客戶也是裁判,要得到客戶的認同,才會簽得到客戶的保單。
接著老師解釋順其自然。大家對於順其自然這四個字的解釋,通常是代表一種平常心一種釋懷。但事實上自然法則是殘酷的,自然的世界是競爭的。所以順其自然應該是競爭的意思。
照老師的說法我覺得全力以赴以後,還不知道會不會獲得簽單,在這時候告訴自己順其自然,在我看來就像是一種安慰,也是給自己一個台階下,如果後面就停止努力了,也就不會有機會再讓裁判有加分的感覺。
所以聽完老師的講解,我覺得全力以赴之後,還是要繼續的爭取,而不是全力以赴之後就停止。
接著老師問大家獲得是獲得什麼?
大家好像覺得全力以赴,有獲得成績才叫獲得,沒有成績就沒有獲得。
那有沒有想過有另外一種獲得?就是即使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也獲得了一次檢測自己的機會,看看自己全力以赴以後能發揮出多少的能力,然後又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從中了解到自己的能力到達什麼程度?
我回看自己做任何的事情的確都是用結果在衡量自己。
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成績就肯定自己,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成績就否定自己。
因為自己是用有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成績來當標準,就會變得很絕對,也讓自己做任何的事情,變得很嚴肅,一點也不輕鬆,跟老師常常告訴我們的做任何的事情就要像玩一場遊戲的那種輕鬆完全不同。
我發現把衡量事情的標準改變成獲得檢測自己的一次機會,感覺變得很輕鬆有在玩遊戲的感覺,做任何的事情就變成在玩檢測自己的遊戲,突然嚴肅感不見了,真的這樣子想以後有感覺自己變得比較輕鬆快樂。
接下來老師還提到:檢測自己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是開始自怨自艾覺得丟臉,還是焦點要放在發現不足就去補足上?
我回想我自己以前只要發現到自己的不足,一瞬間就會覺得丟臉覺得不能接受,然後也沒有想要補足,就這樣不了了之。
現在的我可以發現自己那裡不足,但是卻沒想補足不足,而且有了補足的想法也要付諸行動才會真的越來越好。
記得以前剛開始聽老師的演講,老師說剛開始聽演講會聽不太懂,慢慢地多聽幾次才會感覺到每次演講自己聽懂的越來越多。今天我就有這種感受,感覺今天聽演講比以前聽演講聽得懂比較多,這應該也是一種進步吧。
謝謝神明、老師、師兄師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