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 星期四

智耕心田- 張瀞云- 演講心得- 如何了解自己

 智耕心田- 張瀞云- 演講心得- 如何了解自己



這兩天陸續在聽如何了解自己這篇演講,聽完後我感覺到有一股很強大的能量,自己變得很有幹勁。

原因是因為演講中老師提到的核心精神是「敢讓事件碰撞,讓自己領悟,所有事件的發生都是來讓我獲得,只要有所收穫,無論好壞經歷都是好的」。

於是開始明白自己不用害怕任何事情的發生,每與人交手後、去回顧過程中對方帶給我的啟發,無論當下的情緒是好的是不好的,結果是好的是不好的,我都能領悟萃取,我都能因而成長。

打個比方,最近幫了那個學生處理錢被偷的事情,在聽她述說整個處理過程中她導師的處理方式,讓我覺得這個導師非常的不積極,而且很明顯的對學生有偏好,只因為這個學生不受她控制所以她就不積極協助她處理這件事,但又因為這個導師的個性也會去計較別人插手處理他的業務,所以我們其他的老師想要幫助這個學生的時候,也都要事先去思考怎麼做才不會讓這位學生被他的導師為難。總之整個處理完後,我會覺得這個導師真的是很稱職的老師。

處理事情的過程當中,我就想到老師演講裡說的「是要接受我就只能碰到這樣的爛業主,還是我接受了之後可以怎麼在過程中去調整我的操作讓我可以得到更好的結果」。因為這一個思維,所以我抱著我來學習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我可以怎麼去溝通、協調、引導來達到我的目的。

我先提醒學生正確的申報程序,並在遠端關心和陪伴她獨自處理這件事情,過程中安慰他,告訴他抱著勇於承擔責任的態度,保持冷靜的先把事情處理完善。接著知道他很擔心不見的錢該怎麼賠償,我們其他的老師和主任就一起討論如何處理最好,達到共識後再告訴學生,讓他安心,也讓他知道我們都清楚他的清白。同時我們也跟學生有一個默契,也就是在處理的整個過程當中都是低調協助他,不讓他的導師知道我們有介入,讓他的導師以為他只有跟他對口處理這件事,以保護學生不被導師刁難。

事情處理完後,學生心情也較放鬆,學生的家長知道我們的處理方式後也安心了許多,感謝我們願意幫助她的孩子,以不至於家長想要幫孩子轉學。

我自己就受益許多。如果箭頭一直指向那位導師,因而不介入處理,就損失了學習的機會。因此保持著學習的心,每件事情的來臨都能夠領悟、累積經驗、幫助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