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感- 陳威霖- 開車
開車在市區中,如妙有照片要給我看,一開始有一點車速所以我沒有把手機接過來,等到車速非常緩慢,我也認為可以控制的時候,我才接過來看一眼。
看得過程,因為前面車子要停了,其實我也很清楚,如妙就一直喊「小心,小心」,然後我穩穩的跟著前車停下來。接著我對如妙說,我知道我在開車,也知道他會停,不用擔心。當下我心中其實很煩,因為開車被唸是一件非常討厭的事。
我對如妙講這句話的時候,看起來很平靜,其實她應該也有感受到我的不開心。
然後我的靈就跟我說,你想要別人給你什麼頻率,取決於自己呈現什麼頻率。
如妙她就是看我快要撞到,所以才會擔心的提醒,是出於好意,也是對我開車不專心的回饋。
我心裡知道我可以控制,但如妙不知道,不能期待對方了解我在想什麼,而出現符合我想要的行為。
再者,假設前車不是慢慢停,而是急煞呢?那我可能就有機會碰撞到了,因此如妙的提醒確實是必要的。
想要開車不被提醒,就只能把車開好,讓人家對我開車的行為感到放心,自然不會再因為開車而被唸。
就像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情緒來了,代表教材來了,想要學習成長,要先觀察情緒,找出情緒起因,進而修正行為,調整頻率。
情緒是工具,有時候拿來奪取能量,有時候又是輔助自我覺察的工具,要善用之。這就是所謂的「中性思維」,不對事情下評論,只有理性的分析,然後就能找出問題核心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