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0日 星期三

生活有感- 李明哲- 共修心得

 生活有感- 李明哲- 共修心得


今天下午有再聽一次有與無的演講,而晚上共修的主題「回報-沒回報/無回報」。起初看到以為是對人做事情的回報,不過在一番說明後才瞭解到是溝通上的回報(或是回應),以及沒有跟無大概的意思。接著就想到自己常在找漫霖師姐補運或是找千智時問我的靈要跟我說什麼,而他們常笑著不回答─無回應,卻也是回應。這就連結到演講的內容,雖然「無」,卻是「有」;而有一位學妹原本需要打心得,但是到現在都沒有打,即使問她,也是回很忙,沒問就不會主動回覆,所以他的狀況就是「沒回報」,也是一種「有」,卻是「無」,可能心中因為害怕、麻煩還是其他的可能,所以用「沒回報」這個「有」來表達內心對這件事沒有在意的「無」。

而在與亦辰練習的過程,原本想講一些幹話或是垃圾話來作為練習,比較容易讓對方無言或是不回,但是當心中這麼想,要做的時候突然卡住了,感覺喉嚨卡著一團氣出不去,有一種不要說的感覺,發不出聲音,才意識到昨天神明說我最近嘴巴太賤,要收斂。就開始了一般的對話,也聊到關於祭改、功課,以及寫心得會不會覺得沒東西寫...等等。後來甫成分享最近他在寫心得或是要打坐的感受,會有思考目的的情況,而我也思索著,那我自己呢?為什麼自己會持續做(學妹有跟我說她很佩服我到現在持續、堅持做答應的事)?我是為了心得素材?覺得有變好?單純就是做?後來一個訊息襲來─「生活」。

我過去雖然活著,卻沒有活,所以對自己生活周遭的一切沒有在意、沒有學習、沒有反思沒有...等等;而現在開始去生活,就像嬰兒要學走,需要有個步驟、協助,而心得、打坐這些是要讓我去感受、體會生活,去發現我過去沒有注意過的,去探索我過去沒探索過的,甚至去瞭解我不曾瞭解的自己、他人或人際關係。到現在,這些功課也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如此相輔相成,才能讓自己從生活幼兒長大。

倘若不是去過生活,那心得和打坐也只是為了寫而寫,為了悟而悟,用「有」去印心的「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