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修心得- 陳寧君- 坦承
神明給了這個共修題目時,我馬上想到了自己在剛開始工作時,對於構成要件都符合的案件,當聽到當事人說他認罪,起訴書就只要寫「坦承不諱」,然後臚列證據就可以了。可是當我覺得事證明確,當事人卻不承認時,我就會有情緒。是後來老師教我,會有情緒是因為我沒有可以突破當事人的心防或是蒐集完備的證據的能力。在那之後,對於不坦承的當事人,我學會了笑笑地看著他們,我坦白承認自己的沒有能力,我要做的不是生氣他們不承認,而是想辦法讓自己有更多的能力、經驗去知道如何蒐證,即便不承認,我也可以用證據來說服裁判者做出有罪判決。
坦承不諱,諱的意思是隱瞞、保留,這個共修題目,神明要教我的是坦白承認自己的不想學,坦白承認自己正在演好學生,坦白承認自己心中認為自己是完美的。所以才會一直和老師所教的合道思維碰撞。可是無論是從小的認為被爸爸拋棄、被同學排擠、被劈腿這些事件,固然都造就了我的心和腦思維,覺得自己就是因為做不好才會被不要、被討厭,但時至今日,這些都已經過去了,我要從這些事件中學到的,是我一直想要從別人的身上要、要別人給,所以我才會因為這些人際關係而痛苦,我也才會對於人沒有熱情、沒有誠意,因為我只想要,不想給,也因為不想給,我從不去思考、檢視自己還沒有什麼或我有什麼可以給。
「想從別人身上要,所以演出對方想要的樣子。」這樣的一組腦程式,從我當學生、工作,直到現在跟著神明、老師學習,我都一直這樣操作著。透過這堂共修課,以及課後的主持人會議,我懂了,這輩子來到這世界上,我不是要來學為別人活、也不是為了要而演,我是要弄懂「我是為了自己」,也承認我想要為了自己爽、為了自己要成為至高無上。承認之後,真正的看見我有什麼?我憑什麼?我沒有什麼?我憑什麼?我發現我只有情緒和自以為的小聰明;也發現了我沒有很多很多的能力。我有如此大的慾望,可是我具備的只有那一咪咪的能力。我可以選擇幻想那些我不具備的能力會自動出現,可是我知道這就是我現在不舒適的來源,既然如此,就正視這個來源,正面對決,就好像初生之犢,用每天的生命、經歷,培養明天的新生的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