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感- 陳威霖- 見習弟子
今天本來打算等山上閉關結束,再上去打坐,但運氣很好讓我參與到最後一天的大掃除,而且神明跟老師還幫大家加課,真的收穫滿滿,很感謝神明和老師,這趟上山真的學到太多了。
「自己想自己對」
今天跟師兄姐學習「洗紗窗」,我發現其實流程真的很重要,我感覺自己蠻擅長在「自己」的範圍內分配流程,像是工作、備考或是打掃自己的家裡,在自己的流程中找出好的方式;但今天因為要跟大家合作,然後打掃的標準和效率也要學著做得更好,才發現自己在跟別人合作時真的常常「自己想自己對」,然後弄到跟其他人相衝突,變成要花很多時間在修改流程。
因此我也學到保有覺知的重要,我在一個團隊裡面,要清楚別人在幹嘛、什麼時候需要我,什麼時候我要閃遠一點,都是一個跟別人合作的默契,要有大局觀,不要一直窩在自己的角落弄,否則永遠沒辦法與人合作、就沒辦法把我的局做大。
「言傳心音莫忽視」
洗紗窗時不斷地被水噴到,然後整個手臂跟下半身全濕超冷,然後師姐提醒我要不要去把衣服換掉,我就邊刷邊說「神明不會讓我感冒的啦」,師姐告訴我「你這就是在賴神」。
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是賴神?其實核心是我覺得自己是「幫神明打掃」,所以我才會認為既然我幫你打掃乾淨,那你幫我不會感冒不是合理的嗎?變成一種價值交換,核心還是覺得自己在幫別人做、幫神明做,而不是為了我自己;但事實上真的是為了神明嗎?
「學習的機會」
其實上山打掃,可以學習怎麼樣正確的把環境弄乾淨,例如老師教掃地的心法,到底是掃問心無愧的、還是掃乾淨的,這些也有不同的頻率在裡頭。所以到頭來其實還是為了我自己啊!為了自己可以多學習、可以充電保持頭腦清楚,這些都是為了自己,這樣做事情才不會感到疲憊。
「教主」
神明的加課當中,老師以師兄姐的操作為舉例,頗析他們講話的核心,我在聽的過程,思考如果是我,一定也是這樣的回話,因此感覺很汗顏,原來連這樣的一句話都可以看到很核心的算計;但又來了,算計有問題嗎?當然沒有問題,但重點是我在「算什麼」?要算計就要往對自己長遠的好來算計,而不是眼光很短淺的看自己小利益,反而推展到未來是對自己不利的,例如整個我宗的發展,老師在教我們的是成為「教主」,也就是一個獨立可以解讀事件的腦思維系統,老師用學生的發展,從小學到研究所,每個階段的老師只能鼓掌歡送,而不是不給學生畢業,讓學生永遠當自己的學生,當自己沒有能力給予學生想要的,學生自然就會離開了,反而因為自己的壓抑和控制,讓對方斷了這個修緣。
所以要專注的就是不斷的讓自己變好、變強,當學生成長上來,自己也繼續成長仍然有東西可以教,所以不斷地學習成長,才是真正的老師,而坦然的接受對方尋找能夠協助自己的人,這樣的頻率才是真正合道,教出來的才是真正的智慧。
謝謝神明和老師,給我機會上山參與,積極爭取和碰撞是成長的開始,讓我有機會打開新的思維和檢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