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共修心得- 沈晏如- 進程

 共修心得- 沈晏如- 進程



週四帶信者上山查解,在老師旁邊旁聽問事,參與到共修的時間比較少,但其實每一次在上山的路途中,共修的感覺就已經開始了,在途中與同車的人對話就會有所呼應到共修的主題。正好快要結束問事的談話時,聽到證翰老師公布主題,我把進程聽成精神。


問事查解結束,信者離開大殿後,我坐下來打坐把心靜下來放空,去感受神明要教我什麼。腦海閃過來共修的路途上跟若蓁和同車師姐聊到現在山上的變化跟以前的樣子,神尊變多了、一起共修學習的師兄姐也變多了、總廟的平台不斷擴建變大了、老師的思維跟智慧不斷的提升等等。


課堂結束後,我才知道原來主題是「進程」,可是我聽成精神也是在安排之中。進程就是持續進化的過程,往前持續發展的路程。可是人在中途會累、會卡住是因為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往前。就像老師常常提到,要了解做每一件事的精神,了解自己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是為什麼,這也是我今年春聯的劇本,「晏諭醒眾回智如」,寫出去的籤詩,說出去的話,不光只是說出去,也要把說出去的話讓自己弄懂並如實內化萃取成智慧。


凱男師兄在分享時提到,進程也就是執行以後持續變化的程序。打坐的時候神明也給我「執行」兩個字,不用設定跟思考接下來要怎麼做,不用去想後面怎麼安排,而是明確知道目標在哪裡,為了這個目標打破既有框架跟觀念去執行去嘗試,而不是用舊有的方法跟思維一直做,這樣才會突破與進步,重點是在於過程中學到的東西。


執行呼應到進程與精神,就像我很篤定知道自己就是要跟神、跟靈一起走,篤定要開宮,就會更篤定做每一件事,我現在很清楚知道以後要過什麼樣的日子,所以做每一件事我都要把握機會學習、並且培養自己的能力,甚至清楚這些能力要做哪些事才會累積,所以進程不是設定來的,也不是為了別人做,全部都是為了自己,所以很明確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去執行以後就自然往心中的畫面階段性的一直建構。


自己的能力能建構並發揮到什麼程度,取決於是否清楚自己內在的核心想要什麼,才會認真對待自己做每一件事情的態度,並且為之負責,而這份持續往前的熱情是自然而然會由內心產生,變成往前執行的動力。


以前我在一份工作上都持續不久,每當我駕輕就熟之後,內心就覺得空虛潰乏,好像人生就是活著然後呼吸而已,前幾個月也是做吐司麵包到一段時間,開始疲乏,直到開始重啟大量寫籤詩以後,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本該做什麼才會讓內心富足。跟著靈一起辦事讓我感覺生命是有意義的,而且我從來都沒有感覺寫籤詩是疲乏的,每一次寫完,講解完都是充飽電的狀態。


透過陪伴來到我面前的人,把流失的能量找回來,甚至透過這些人的分享,我去吸收他們的生命經歷,這樣的交流很有趣也很好玩。因為一直不斷的結緣,讓自己漸漸質變。嘗過幾次腦袋瓜清楚的滋味,就會上癮,內在想持續做下去的動力就會一直湧出。


執行是內心的動機,而進程是明瞭核心動機以後持續發展的軌道,所以一昧追求結果是很無力的。以前我真的不懂過程與進程,只想要結果,但每一個結果真的只是在驗證我的操作是不是正確的,若是無法持續推進與變化、變得更好就代表有不足的地方要提升。一路走來,我感受到最重要且最具成長價值的是歷程、是過程與經歷和感受,還有變化以後一直持續的進程,跟著靈一起走就能不斷的成長與超越,所以生命可以一直感受到希望與愉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