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 星期三

生活有感- 沈晏如- 還想證明

 生活有感- 沈晏如- 還想證明



週日下午淨宅完,老師跟師兄姐離開以後,我跟若蓁說「房子都整理好了,淨宅也完成了,我爸會不會明天上午出現?」


結果不用等隔天,當天晚上九點多就出現了,他進來環視房子內部跟拍照,我就跟我爸說了「你上次來看房子裡面還沒整理很多灰塵很髒,現在整理乾淨了很舒服吧。就跟你說整理完會不一樣。」

跟老師通電話分享這件事以後,老師帶我看到了自己的內心還是會有想證明自己是對的、想跟爸媽的認知決鬥、想爭話語權讓他們知道我是對的、想講贏我爸。但這樣的起心動念其實對自己一點都沒有幫助,還把父母越推越遠,讓他們持續對我正在做的事情是不了解的,也會讓他們誤解我學道修行的方向是正確的嗎?怎麼還是那麼任性妄為的感覺?甚至讓他們覺得怎麼還有在亂用錢的感受。


老師教我用另一個方式處理父母的回應,若是往後不管遇到誰,或是相同一樣的情境時,可以怎麼樣利他也利己,讓對方感受上很舒服,也能讓自己好活。通話結束後,我重新思考了一次,其實我能夠有打底的基礎是父母給我的,他們是我的貴人,並不是我原本就有這些資源,更甚至是要感謝父母給我完全獨立的機會,在這一次新店建構沒有出手,讓我跟著老師,老師帶著我手把手重新學,教我用最少的資源做出最棒的效益,如果父母一開始在看完我的企劃跟計劃以後就伸出援手,那我就失去了全然學習的機會,因為照我的腦程式,可能又會換一個背景但是卻犯相同的錯誤,也就是「自己想自己對,自己開始亂搞」。


今天透過這個狀況所領悟的事情也很特別,神明真的很愛我,又再幫我上了一課。昨天早上靈說要把「有與無」演講再拿出來聽一次,其中一段呼應到這個事件「當我們還有苦就是在懷疑,當我們欣然接受的時候一定有道理在。」因為我當下內心已經設定且不接受我爸的想法跟感受,所以我想跟他抗衡,是有情緒不合道不舒服的,而我這樣的心態所表達的話語,不管是誰都會感覺到不成熟與不舒服。


在演講中老師也有提到「人就是一直在想證明,想證明是心還在判斷」,我就是在判斷父母會怎麼想,可是每個人的認知還有經歷都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也不同,甚至父母對這些事都沒有畫面與概念,我等於強迫他們吸收我的想法,才會一直無法有共識。甚至我的證明只是想放大對我有利的部分,但想「證明」自己是對的時候,就會開始分析判斷,導致思考進入框架中,一但心開始侷限,理解事情的角度就不會是中立的且是帶有情緒的,最終更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而這樣的想「證明」更讓我自己覺察到,我還是會害怕失敗,中心與核心還不夠穩,所以才會想要向外證明自己是對的,以獲得自我肯定。但在與神同行開創的道路上,我們要做的是全然的投入到自己的生命中學習,不斷經歷好玩的事,讓自己無懼無悔生活愉悅,只要相信、不管所做的決定如何,都會成真,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去感受與體會這些必然會發生的事,從中累積經驗與萃取養分讓自己光彩活躍。


很謝謝神明安排的碰撞,再一次對我考試,看我這關到底及格了沒,也很謝謝老師給我不同的思考路徑,讓我對於跟父母的互動相處上又學到更多,能去修正自己的心態。每一次挖到自己的毒之後都會感覺特別神清氣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